「氣候變遷,是挑戰,也是機會。」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理事長簡又新指出,在全球邁向淨零轉型的過程中,碳捕捉、再利用和封存(CCUS)及氫能是關鍵的技術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兩大拼圖。
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甫於日前落幕,但邁向淨零轉型的腳步只有加速前進,無法停歇。連續舉辦三年的CCUS論壇與氫能論壇,吸引很多人前來取經,希望能夠掌握創新的減碳手段,以及推動能源革命和實現碳中和的重要力量。
根據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減碳前期主要藉由再生能源導入、生活行為改變;減碳後期則須仰賴CCUS等關鍵技術來協助產業有效減少碳排,並透過燃氣機組搭配CCUS等作法來建構零碳電力系統。
2050沒有氫能,萬萬不能
「2050淨零排放,沒有氫能,萬萬不能。」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的一句話,點出氫能發展至關重要。
能源轉型是趨向淨零的一大關鍵,目前台灣已定調於2050年將再生能源極大化,屆時再生能源的電力佔比高達60~70%、氫能約9~12%,以及顧及能源安全之下使用搭配碳捕捉的火力發電為20~27%。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表示,政府致力推動氫能發展,主要分為三大面向:氫能的應用、供給與相關基礎建設。氫能已開始應用於發電、煉鋼產業、氫能公車和加氫站等交通運輸領域。同時預估2050年台灣約需300萬噸氫能,並希望做到其中三分之一是靠自產、其餘則仍仰賴進口,因此,建置氫能接收站、加氫及儲氫設施等基礎建設更加重要。
李順欽坦言,氫能是中油的續命丹,儘管當中還有很多挑戰。中油已將氫能運用於碳捕捉和再利用(CCU)、設置氫能站,還有氫燃料電池及儲氫瓶等面向。
去年底經濟部公布《加氫站銷售氫燃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今年初交通部公布《氫燃料電池大客車試辦運行計畫》,中油也預計在今年底正式推出全台第一座加氫站,並進一步驗證氫能車的商業模式。不過,李順欽也提到,「我們蓋一座加氫站,大約要花台幣一億元,是一般加油站的三、四倍之多」,凸顯技術突破與成本克服是當前重要的挑戰。
李順欽強調,政府應加強法規制定、政策引導和實質補貼,才能把相關產業拉進來,共同創造新的「氫經濟」,加速台灣邁向未來的「氫」淨社會。。
灰氫、藍氫到綠氫發展
勤業眾信電力、公用事業與再生能源產業負責人林孟衞合夥律師表示,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建置的成效顯著,太陽光電約佔總發電的4.58%、風力發電佔比2.20%,但目前面臨光電用地短缺、離岸風場建造成本攀升等瓶頸,再生能源僅佔總發電量的9.47%,與2025年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20%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2030年之前,以潔淨氫能取代目前的灰氫(依靠天然氣重組產生的氫能),將是市場增長的基礎。」林孟衞說明,藍氫(透過碳捕捉與封存技術製取的氫能)將會是一項有用的過渡技術,可以在氫經濟增長階段建立需求;到2030年代,綠氫(利用再生能源電解取得的氫能)技術對於加速市場成長愈發重要,發展規模經濟可有效降低製氫成本,隨著成本持續下降,綠氫的供應能力將大幅提升並跟上需求增長。
林孟衞預估,2050年全球氫能市場將趨於成熟,但因台灣不具備天然氣儲量、尚未建立完整氫經濟發展政策、投資氫能產業依舊存在潛在風險等因素,仍然面臨了許多亟待克服的挑戰。
高成本是CCUS發展的最大阻礙
不管如何減碳,人類的活動還是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碳捕捉、再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成為實現淨零排放的最後一哩路。
「高成本,是推動CCUS的最大障礙。」李順欽舉例,前不久瑞士新創公司Climeworks在冰島結合當地的地熱發電廠,啟用了全球最大的碳捕捉工廠—長毛象,估計每年可以捕捉約3,600噸的二氧化碳,但每噸成本高達1,000美元,根本是付不起的天價。唯有技術突破與成本降低,才可能進入商業化運作。
台泥公司低碳研發中心資深協理邱鈺文分享該公司在CCUS方面的發展歷程,包括微藻室內養殖的加值化應用、和平廠每年碳捕捉10萬噸等進展。他指出,目前碳捕捉的成本偏高,尚無法普及應用,也缺乏封存場址,將影響廠商提升捕捉規模意願。
台灣中油探採事業部執行長湯守立則介紹了該公司碳封存產業發展機會,台灣位於東南亞、東北亞兩大二氧化碳排放源地區的中間位置,海外封存潛在商機可觀,以陸管搭配船運的方式運送至中南部外海50公里處,估計共264億噸的碳封存潛力。
湯守立指出,目前碳捕捉尚未具備相應的政策支持與政府補貼,導致單位成本過高,中油認為開拓收入來源(如整合油氣田開發)與尋求政府補助,與其他具減碳需求公司合作發展CCS網路,以降低單位成本,提升應用此技術的誘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