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企業ESG 永續思潮 永續思潮
台灣企業ESG調查出爐 中小企業急需轉型標竿、關注產品創新
  • 標準
  • sdg
  • sdg

台灣企業ESG調查出爐 中小企業急需轉型標竿、關注產品創新

2024-10-25 記者/邱怡瑄

全台超過98%企業是中小企業,但多數ESG案例都聚焦在大企業作為。政大信義書院今(25)日發布「台灣企業ESG調查」指出,缺乏永續人才、減碳設備成本太高是所有企業的共通困境。

調查也發現,對中小企業而言,大企業的永續作法未必適合他們,51%表示最需要「中小企業永續轉型標竿案例」,要先參考別人做法,才能進一步推動永續作為。

為了解全台企業投入ESG現況,政大信義書院自今年2月1日到7月31日進行「台灣企業ESG調查」,共回收611份有效問卷。其中59%為中小企業,21%是上市櫃公司、20%大型企業,本次調查也讓中小企業對ESG的認知和執行細節躍上檯面。

信義書院研究總監李竺姮指出,在本次調查中發現,87%的填答企業至少關注其中一項永續作為,填答企業對ESG和CSR的關注程度幾乎一致。記者蔡宗儒/攝影

「企業對永續的關注面向,和他們接觸永續的時機點有關。」信義書院研究總監李竺姮解釋,「永續」有許多名字,早期叫「企業社會責任(CSR)」、後有聯合國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近年「多元共融(DEI)」頗受關注;本次調查發現,87%的填答企業至少關注其中一項永續作為。李竺姮特別指出,填答企業對ESG和CSR的關注程度幾乎一致,可將ESG視為替代CSR的永續關鍵詞。

雖然多數企業都關注永續,但公司規模不同,關注的面向也不一樣。中小企業最擔心別家的環保永續商品會取代自家產品和服務;大型企業則關注競業因應減碳、脫碳趨勢;上市櫃公司受到金管會法規要求,最關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與永續報告書編製。

中小企業關注「產品創新」威脅,但李竺姮指出,中小企業也最能從產品綠化投入永續轉型。調查發現,中小企業聚焦在使用回收料、綠色設計和包材減量;上市櫃公司則以「提高綠色採購或在地採購比例」,作為近兩年主要的環境友善作為,共63%上市櫃公司填答該選項。

信義書院副執行長蘇威傑將企業的ESG轉型歷程分為「遲疑、觀望、探究、實作、轉型」五大階段,在本次調查中約49%、共302個企業處在「探究」階段。記者蔡宗儒/攝影

信義書院副執行長蘇威傑進一步應用策略領域中的「動態能力」觀點,把企業的ESG轉型歷程分為「遲疑、觀望、探究、實作、轉型」五大階段。在本次調查的企業中,約49%、共302個企業處在「探究」階段,代表已關注ESG議題,並開始討論與規劃方案,但尚無具體對策。

蘇威傑指出,企業從「探究」轉向「實作」的關鍵之一,在於是否進行「利害關係人議合(stakeholder engagement),包括鑑別利害關係人是誰、了解利害關係人對永續行動的期待及可否配合等等。

蘇威傑表示,利害關係人議合是一個雙向的溝通過程,並非一方提出要求,另一方就得無條件接收。例如:大企業和供應鏈進行議合時,發現有中小企業供應商還沒有能力做好碳盤查,此時較好的做法是雙方溝通如何合作、讓需求和資源對接,才有機會達成共識,而非一味要求供應鏈配合。

那企業如何走向最終的「轉型」階段?蘇威傑認為,企業從「實作」邁向「轉型」的關鍵,在於把永續議題納入常規營運、與供應商有合作共識,且聚焦在與自身最相關的領域。

蘇威傑說,企業常覺得永續包山包海、不知該從何下手,但與其追求面面俱到,「聚焦」更重要。他提到聯合利華今年四月更新永續行動主軸,強調「做更少、但做更好,影響更大(fewer things, done better, with greater impact)」,將主力投入「氣候、自然、(減用)塑膠、(供應鏈成員)生計」四大項目,這就是企業聚焦永續行動的具體案例。

政大信義書院「2024台灣企業ESG調查」完整結果:https://syschool.nccu.edu.tw/xhr/announcements/file/671b3f8c311fc824470c94d2/2024台灣企業ESG調查報告書.pdf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