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受訪談時,被問到一個問題:「由於現有的『失智照護據點』數量不足,未來政策是讓失智症長輩也可以到『樂齡關懷據點』活動。可是這樣會不會讓樂齡據點的長輩有所疑慮?覺得失智症長輩的加入,會讓他們不能如往常活動?同時,失智症長輩會不會覺得不被尊重、沒有得到活化腦力的幫助?」
一個友善高齡者的社會,不應該排斥失智者
我當下直覺反應是:「如果我們這樣想,有發自內心尊重失智症長輩嗎?」
這種「我是為了你好」的思考方向,難道不是一種隱藏的歧視嗎?再說,我們的社會真的可以持續「分開處理」嗎?
於是我深呼吸一口,慢慢解釋。
目前台灣高齡者大約是總人口數的18%到21%之間,隨著高齡化進展,再過幾年就會上升到30%,甚至不遠的將來就會破40%。屆時每個人勢必都會接觸到高齡者。失智症與高齡相關,因此可以推論失智患者的人數也將快速成長。到時候走在路上,放眼望去幾乎一半人口都是年長者,難以分辨出誰有失智症、誰沒有。
越來越多失智人口的社會,該做什麼準備?
首先,大家要知道失智症不是突如其來的變化,所謂的失智症確診只是醫療機構經過一系列檢測後下的判定,可是患者並不是判定後一秒才成為失智者。正確的描述應該是:罹患失智症是一個由輕度往重度,逐漸變化的過程。在病程初期,很多患者還能生活自理,外表看來與一般人無太大差異。
其實這和老化過程非常類似,人在衰老時的明顯變化就是思考越來越慢、聽力越來越差、體能越來越弱,但社會大眾早接受並鼓勵老人家在社會中活動,我們已能自然地在交通工具上或排隊過程中讓位、將公告字體或聲音放大等方式協助高齡者,並不會產生「你老了,為了你好,請到專為老年人規劃的地方去吧」這樣的想法。
而且我們都理解,若對老人家說了這樣的話,就是一種歧視,他們聽了後會受傷、會生氣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就覺得失智者需要被分開來、到只有失智者能去的地方呢?再說,將來老年人口數大量上升,青壯年照顧者人數勢必無法追上,我們的社會不可能負荷得了那麼多的失智照顧單位(時下失智據點所承擔的照顧量能,其實都已在負荷的邊緣)。
我們必須以更自然的方式,讓所有人都融合在一起:一起照顧、一起活動、一起生活,於是自然而然的,大家看見的是每個人獨特的存在,而不是先看到身上的疾病。
比如說,許多關懷據點都有人力不足的問題,我常想,引入志工就是一個好辦法。志工不限於學生,還可以鼓勵高齡者一起加入。這些上了歲數的志工們,體能還不錯,從職場和家庭照顧責任中退下,剛好投身公益。否則光待在家中看電視未免浪費,對本身的健康也無益處。
若能根據每個志工不同的能力,讓他們在關懷據點帶領活動,或協助管理和運作,就能互蒙其利。這樣的安排對需要被照顧的長輩來說,有正面效應。因為他們能在自然老化或是失智症進展的退化過程中,與年齡相近、生命歷程相似又懂得人情世故的夥伴互動,大家互相扶持,為彼此的晚年生活提供重心,這不正是幸福老去的畫面嗎?
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就要體會時下失智據點的設計只是階段性的不得不然,終非長久之計。對於據點名稱高掛「失智」二字,失智者也會感覺受傷、心生排斥。失智症是每個人都有可能罹患的疾病,高齡人口急速上升已是勢必發生的現實,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以更正向和自然的態度來照顧失智者吧。只要我們能讓社會每個角落成為失智友善的環境,每個照顧單位都能提供延緩退化的功能,相信社會每一份子都能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