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第28次締約國會議(COP28)正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杜拜召開。2023年的這次COP28在UNFCCC自1992年在里約的地球高峰會成立至今的發展歷史中,具有關鍵的地位。今年恰巧是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所規範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年,「算總帳」與「檢討與精進」是COP28的核心精神,也是關鍵任務。
COP28碰巧在大產油國召開,且大會主席是石油集團的執行長,在籌辦之初就引發多方爭議。在COP28第一週的活動中,「能源」議題即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的新聞焦點。超過100個國家倡議將現有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升至目前的三倍,同時也有包括美國、日本與若干歐洲國家在內的不少國家認為,應在2050年前將核能發電總量提升至2020年的三倍,才能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
同時間,還有不少石油公司宣布轉型以降低碳排放,當然也引發不少「漂綠」的爭議。簡而言之,為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也就是世紀末全球升溫相對於工業革命前不超過攝氏1.5度,化石燃料的使用必須大幅降低,再生能源必須大幅擴充,而包括核能在內的其他能源使用需同時納入規劃考量。
當青年與氣候教育遇上COP28
雖然過去每次COP都有周邊會議(side event)討論氣候變遷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CCE),但並未成為重點。而在COP28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UAE合作,首次設立「綠色教育中心」(Greening Education Hub),安排了超過200場的氣候教育教育相關活動。UNESCO同時是綠色教育夥伴(Greening Education Partnership)的秘書處,且是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的主責機構。
這次在COP28中的氣候變遷教育主題包羅萬象,回應綠色教育夥伴的學校、課程、能力、社區等四大支柱,且強調科技的整合運用、公正轉型與世代正義等多面向綜合議題。聯合國自2010年開始,倡議氣候變遷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融合,成為「氣候變遷教育結合永續發展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CESD)。這框架在2021年於德國柏林舉行的「全球永續發展教育大會」與大會宣言中再次確認,標舉氣候變遷為永續發展教育的核心。
近年「淨零排放」成為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願景,「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P)成為2021年發行的第六次評估報告(AR6)中的情境名稱,一再說明了聯合國十餘年來在許多氣候變遷教育相關的報告書中所言:無論從發生的原因、因應的策略與產生的影響各方面來看,氣候變遷都不僅是環境問題,而是與經濟、社會、環境都相關的永續發展議題。
台灣氣候教育困境:被邊緣化、教師氣候素養不足
將目光轉回臺灣,氣候變遷教育在我國長久以來處於「存在但存在感不高」、「認為重要但事實上未重視」這樣理論與實務脫鉤的狀況。若以高中職以下的國民教育來看,各級學校基本上均依照108課綱與依照該課綱設計的教科書推動教學。在八大領域的課綱中,氣候變遷僅在少數科目中出現,並不受到重視,常簡單帶過或略過。在彈性教學時間或社團中,有可能出現,但要看是否該校或教師重視氣候變遷。
此外,領域之外的十九個議題中,「氣候變遷」屬於「環境教育」議題下五個子題之一,除了位階較低之外,尚須與其他眾多子題競爭,在正規教育中,長期處於邊緣化的狀況。然而,若詢問校長、教師、家長「氣候變遷教育」是否重要,通常都可以得到正面的回覆。但在剛性課綱的規範、教學行政的框架、教學現場的主題與時間競爭下,我國高中以下學生在學校中並未得到系統化的氣候變遷教育。
根據過去幾年的氣候變遷素養調查研究,我國的國中小學生對於氣候變遷的相關知識有待強化,然而態度普遍積極,但公民參與經驗則偏低。對比國中小教師,則發現除了少數屬於法律架構方面的知識題之外,教師的知識題答對率甚至比學生還低。譬如「臭氧層破洞是造成現在全球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正確答案是「否」,國中小教師答對率比國小五年級學生低。
因此,如果我們同意聯合國一再強調的:「教育為全球因應氣候變遷之根本」,則強化氣候變遷在教育系統的重要性恐為首要之務。目前在108課綱中,氣候變遷教育為環境教育的一環,依照《環境教育法》似乎可以大力推動,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氣候變遷教育在教育系統中的範疇與發展。
2023年1月我國通過了「氣候變遷因應法」,調整了過去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中將氣候變遷教育視為環境教育一部份的設定,在第42條第5款中明確規範了「推動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氣候變遷教育」等字眼,建立氣候變遷教育的主體性。
這也銜接了聯合國長期推動的「氣候變遷教育結合永續發展教育」(CCESD)的架構,促使所有領域的教師均能使用不同角度,運用不同題材,從經濟、社會、環境多樣化的框架討論氣候變遷。當然,這需要教育單位與學校、教師深入且系統化地規劃與重設氣候變遷教育架構,以連結上國際趨勢。
青年世代對氣候議題「無感」,如何翻轉?
過去幾年,在臺灣僅有少數與氣候相關的公民行動有百人以上參與,和歐美西方社會差距甚遠。這與文化差異或許有關,但臺灣年輕世代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度偏低是明顯的事實。若從教育與傳播的角度上而言,可以有各種提升關注、擴大參與的策略。然而,除了前述的正規教育政策與現實狀況等因素之外,學生的國際觀或世界觀有可能才是問題的核心。
氣候變遷因應法中規範的「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氣候變遷教育」就是未來強化教育系統中氣候變遷議題深度的重點。譬如德國智庫甫於COP28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我國名列第61名,各項指標表現均不佳。以在COP26中通過的格拉斯哥氣候協議規範的全球2030減量目標:比2010年降低至少45%這個明確的目標來看,我國目前的規劃為降低24%,與全球目標之間的距離甚遠。
對此,我國政府與民間的討論有限,甚至未能成為總統大選中的熱門議題,一般年輕世代對「我國減碳目標設定遠低於國際標準」這客觀事實無感,著實反映了氣候變遷教育邊緣化。
這次在COP28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包括青年與青少年世代的各類活動,聯合國透過國際青年氣候代表計畫(International Youth Climate Delegate Program),選拔出100名青年代表,參與各種討論與談判,強化青年在這些與他們的未來密切相關的會議中的影響力。聯合國也強調,應有更多青年代表來自低度發展國家(LDCs)、小島開發中國家(SIDS)、原住民族與其他弱勢群體。
此外,眾多年輕世代在各種周邊會議中努力發聲,全球各地也有不少大學搭配COP28辦理青年氣候論壇,呼應因應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我國的年輕世代有自己的主張,教育該做的是讓他們的主張更具世界觀,與全球關鍵議題接軌,而氣候變遷教育就是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