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何麗梅在「2030教育AI年會」說,科技業經常喊沒土地、沒水、沒電;但「人才」是最不能沒有的。她表示,創新從人開始,科技則是輔助,近期Google把員工叫回辦公室,因為遠距很難創造人與人的連結,「感動人和被感動,AI比較難取代」。
何麗梅表示,疫情爆發三年來,台積電天天被追貨,靠人工智慧增加生產效率。AI能取代重複性、有標準答案的工作,但是何麗梅指出,創新力、溝通力、終身學習力都是「不易被AI取代」的能力。
「半導體作為推動AI的工具,我們感到自己責任非常重大。」何麗梅透露,台積電可望與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合作設計給國中生的線上STEAM教材。國中開始學資訊科技,會太早嗎?何麗梅三歲的外孫女在英國,「幼幼班就在教科技」,她說,接觸科技永遠不嫌早。
曾在新加坡政府服務六年、現為創業家的前新加坡智慧國家辦公室主任鄭智月(Karen Tay)分享,過去新加坡每年預測未來四年的產業發展,大學會依此設計課程;「我進入政府服務時,發現我們無法再提早預測,四年內就會有無數工作出現和消失。」
鄭智月說,在AI時代, 無法靠一項技能筆直走完職涯,「人們必須練習享受一條彎彎曲曲的道路。」她表示,新加坡和台灣同屬小國家,小國容易看輕小看自己的優勢。「很多人會問怎麼讓新加坡成為矽谷?」但她認為,應該要先了解本土的脈絡、自豪地保留本土優勢,「再考慮如何結合矽谷的強項。」
她以新加坡經驗為例,新加坡因國家小、發展較歐美晚,因此政府角色吃重、重視法治和公平性。比起發展大型創新,更適合作為一個讓國際企業可以建立共同法治規範、加速溝通效率的「全球科技中心」。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說,金融機構是AI時代是最難生存的行業。「金融機構存貸、存放、買賣,都是中介,但是新科技都想要『去中介』。」他表示,金融機構注重穩定、風險管理,民眾不能接受一點閃失,因此金融機構只能選擇經過驗證、成熟不出差錯的科技,而非最新的工具。
在「不趕快轉型,產業就沒有明天」的氛圍下,李長庚笑說,金融機構得了數位憂鬱症、AI恐慌症。「政府在改變,金融業也要更加把勁努力。」
李長庚說,目前國泰逐步推動數位化,也將AI導入與金融機密較無關的客服系統,提升服務品質,希望有一天成為「以金融為核心的AI公司。」他也建議主管機關金管會除監管之外,還能幫助金融業升級發展。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呂冠緯說,教育體制與法規是從工業時代沿襲而來,首重穩定,「教育體系可能要多去擁抱黑客松,學習面對未知。」他表示,孩子真的不懂,AI不發脾氣地引導孩子面對問題、搭起知識鷹架,「這是一個好家教的要素,而一對一家教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