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部提修法,新建物將強制設屋頂光電
【經濟日報】經濟部能源局21日預告,將提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能源局未來將要求新建案、都更案與增建加蓋等建築物,只要面積達一定規模,就必須在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設施;該法條會排除特殊情況,如受光條件不足等原因。
目前,台灣的光電裝置容量約8.1GW,仍落後2021年底的目標8.75GW,更遑論2025年的20GW目標。為衝刺光電發展,能源局參考德國柏林市議會的「柏林太陽能法」,在建築物設計階段就要求建置光電設備。德國該法是針對面積逾50平方公尺的建物,要求設置30%光電設施;營建署官員表示,台灣的標準仍在討論中,未必相同。(原文:新建物將強制設太陽光電)
二、全台首部「淨零自治條例」,北市三讀通過
【聯合報】台北市議會22日三讀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成為全國第一部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的地方法規。其中,該條例設下2030年減碳40%、2040年減碳65%、2050淨零的目標。若中央核定,北市將在六個月後施行。
環保局表示,台北市將成立「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並且設置「氣候轉型基金」;此外,北市將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並且要求旅館業、餐飲業減少一次性用品的產生量。(原文:首部地方淨零立法 北市條例通過)
三、俄羅斯斷供天然氣,德國決定重啟燃煤電廠
【NY Times】德國經濟部長19日宣布,為了減少天然氣消耗量,將重啟燃煤電廠,以因應俄羅斯斷供天然氣而造成的「能源短缺危機」。這些燃煤電廠是近年為了減少碳排放量而提前除役的電廠,最快下個月法規通過後就能重啟。同時德國也鼓勵企業減少天然氣用量,有些企業改用燃煤,有些企業轉再生能源。
數十年來德國能源高度仰賴俄羅斯,去年德國有55%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對俄羅斯發動經濟制裁,而俄羅斯以「斷絕天然氣供給」反擊,造成德國等歐洲國家發生天然氣短缺。即使德國開始改向挪威、美國等國購買天然氣,短時間仍受俄羅斯斷供的衝擊,重啟燃煤廠以解燃眉之急。(原文:Germany will fire up coal plants again in an effort to save natural gas.)
四、加拿大宣布禁止六類「一次性塑膠用品」
【Guardian】加拿大政府20日宣布,將全面禁止六類「對環境有害的」一次性塑膠用品,包含塑膠袋、塑膠餐具與吸管等常見的塑膠垃圾。今年12月起禁令生效,首先禁止這六類塑膠用品的生產、進口,明年12月開始禁售;不過也有例外,例如黏附於飲料包裝外的吸管就不在限制內,一般商品的塑膠包裝也尚未列管。
加拿大衛生部長指出,加拿大的塑膠回收率僅約8%,因此政府決定提出禁令。2018年,加拿大帶頭提出「海洋塑膠憲章(Ocean Plastics Charter)」,要求塑膠容器的回收及再利用率於2030年超過55%,如今有28國簽署;2025年加拿大將禁止六類塑膠用品的「出口」,希望成為國際上第一個禁運塑膠用品的國家。(原文:Canada lays out rules banning single-use plastics)
五、「海洋」成為解決氣候危機的希望
【TIME】氣候變遷對海洋造成直接衝擊,世界各地的海岸出現前所未見的驚人畫面,如冰山融解、海平面上升。而鄰近海洋的國家,特別是位於南太平洋的低窪島國,更是首當其衝的氣候難民,近年頻遭暴風雨及水災侵襲,死傷人數比以前更多。海洋占地球表面70%面積,海底下還有更多看不見的悲劇正發生,例如珊瑚白化、海洋生物多樣性降低。
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前署長Jane Lubchenco表示,海洋雖是氣候變遷的受害者,卻也是解決危機的希望,能提供強而有力的解方。例如,人們開始運用潮汐變化發電、建置海上風機,也發現太平洋底部蘊藏製造鋰電池所需的稀有金屬。此外,海洋更是重要的自然碳匯,能吸收並儲存大量二氧化碳。(原文:The Ocean Is Climate Change’s First Victim and Last Res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