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減碳需要路徑圖,企業同樣需要。去年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今年台灣金管會也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碳盤查頓時成為企業必考題。
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提醒,碳盤查只是第一步,若企業沒有路徑圖,拿到碳盤查認證後,依然不知下一步。
陳來助說,中小企業急著做碳盤查,因為有兩列火車同時衝過來:一是法規要求,二是國際品牌陸續宣示碳中和,要求供應商開始減碳。
碳盤查變成必考題,不少企業主急著找顧問、取得碳盤查認證。陳來助指出,企業若只想拿到碳盤查證書,卻未畫出減碳路徑圖,即使拿到證書後,也不知如何走下一步。為此,他去年底開辦「零碳大學」,協助中小企業找出減碳路徑。
陳來助建議從未做過盤查的中小企業,先從「能源管理」入門,接著進行「組織碳盤查」,最後才做「產品碳足跡盤查」。企業做完能源管理驗證(ISO 50001)就能找出內部高耗能處,著手改善後,通常可省下3到5%電費,效益很明顯。
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說,中小企業面對減碳壓力,勢必會感到焦慮。
陳來助認為,中小企業減碳前「先了解全貌」很重要。
很多人一想到減碳就是買綠電,但企業還沒做碳盤查就急著買綠電、甚至買碳權,這是一大盲點;沒做盤查,就無法找出熱點進行減排,此時光靠買綠電或買碳權,未來公司只會越買越多。
不產油的台灣 低碳是機會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則呼籲企業「換個角度解讀數字」。
他表示,碳盤查如同會計系統,是一套用來衡量減碳成果的共通語言,讓低碳經濟得以被量化;企業思考減碳路徑時,眼光應該超越數字,必須要有「戰略」。
他解釋,未來控制碳排量對企業而言,只是很基本的事;企業要把眼光放更遠,思考如何找到低碳經濟中的新角色,「不要只看到限制面,還要看到發展面,兩個角度完全不同」。
台灣面對低碳轉型充滿機會,企業規畫路徑圖時,別只是為了應付法規或供應鏈要求,更應把握機會,藉此描繪未來的戰略與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