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有機會年底出爐,公約重點之一是關注塑膠生產減量。但環團指出,台灣推動減塑逾廿年,甚少針對生產端輔導管制,相關源頭減量政策沒跟上,政府應盡早思考如何協助產業轉型。
為解決全球塑膠汙染,聯合國環境大會二○二二年通過決議,召集會員國代表組成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制定「全球塑膠公約」,當時聲明提到,若「循環經濟」發展良好,全球有望在二○四○年前將海洋塑膠垃圾量減少八成、塑膠總產量減少五成五。會員國為此已召開四輪談判,希望今年十一月底第五次談判完成制定。
環境部說,公約重點在減少不必要的塑膠使用和消耗,包含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用塑膠再生粒料、後端加強回收等。但再生塑膠粒料循環次數有其極限,循環幾次後還是得做為他途或做成固體再生燃料(SRF),故塑膠製品源頭設計納入「可回收性」也同樣重要。
前端納管 台灣還沒有跟上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說,今年四月在加拿大舉辦第四輪談判後,有更多國家明確支持塑膠減產。如盧安達和秘魯提交文件,呼籲二○四○年全球塑膠減產四成;德國、澳洲、智利等四十個國家及區域則簽署「釜山之橋—原生塑膠宣言」,認同塑膠減產是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內的必要手段。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說,「全球塑膠公約」聚焦塑膠「全生命周期」,把前端塑膠生產納入全球塑膠治理框架,被認為「很有野心」,但「台灣還沒有跟上」,環境部針對塑膠公約的相關回應仍局限傳統廢棄物管理、一次性用品禁令等。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也認為,台灣現行減塑政策大多從消費端切入,像是限用一次性塑膠用品、自備環保杯享有折扣等,公約點出源頭減量的重要性,可讓台灣重新思考如何解決塑膠問題。
環團主張 塑膠焚化全淘汰
張凱婷舉例,盤點二○一八至二○二四年環境部廢棄物處理預算,平均年花十七點七億整建焚化爐及垃圾打包等,但源頭減量如禁限用一次性用品、推廣循環杯等經費,年均僅零點八億元,相差廿一倍。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鄭佾展說,台灣塑膠生產量龐大,減塑政策應同時關注生產與消費端,也就是「從搖籃到墳墓」的全生命周期,減塑要掌握物質流才會完整,否則很難知道製造及減量多少,這也是二○二二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啓動制定公約的精神。
張凱婷指出,綠色和平主張二○四○年全球塑膠應該較二○一九年減產七成五。塑膠生產造成的環境破壞、氣候變遷等影響也要納入思考,包含全數淘汰塑膠焚化和一次性塑膠包裝等。
經部研擬 引導跨產業合作
許博任則認為,上游塑膠減產也代表未來應對公約需要經濟部在內的跨部會參與;無論最後公約規範強度如何,禁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已是全球趨勢,加上近年中國石化產能大開,已嚴重衝擊台灣石化產業,減塑浪潮敲響另一個警鐘,現有政策若僅是「腳痛醫腳、頭痛醫頭」,台灣屆時國際訂單減少,勢必衝擊國內石化及塑膠原料、生產業者,要盡早因應轉型,過渡期才不會太痛。
經濟部表示,公約尚未定案,未來若通過,聯合國締約國將訂定減塑目標時程表,預料國際品牌業者將跟進,並要求供應鏈業者配合減塑。經濟部將引導業者跨產業合作,針對終端應用產業需求,建立智慧高效生產線並通過驗證,同時進行高階應用開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及發展差異化產品,並協助業者導入半導體材料,切入國際供應鏈,同時發展低碳綠色產品。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