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慣社會亂象嗎?不知道從何處著手?到處找尋解決方案?
時常有人認為,想要參與公共事務,必須要參選、有背景或有資金才能參與,其實不然,公共參與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透過網路平台、社區,甚至直播都是一種公共參與。
今天在台灣大學博雅館舉辦的「2018 Global Shapers Community年會 共創共好未來」,早上場次的議題「公共參與」邀請到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以及Global Shapers徐巧芯、許菡芸,討論台灣的公共參與現況。
唐鳳以網路平台Slido匿名提問來進行演講,透過快節奏的方式回答觀眾提問,其中也介紹各式各樣的網路平台可以供民眾參與公共事務,如:公共政策網路平台、能源轉型白皮書及參與式預算等。
她也提出加拿大在2015年研究出的ORID焦點討論法,從事實、感受、腦力激盪及提出解決方案,來進行討論議題或解決社會困境,藉由共識決多數尊重少數,以解決方案的多元性去探討,步步邁向可行的方案。
唐鳳正打造「服務型智慧政府」,將不同於以往的電子化政府,強調整合網路平台,節省民眾在公所或網路上的行政手續時間,把不同的部門整合成一個窗口對民眾公開,達成真正的服務社會。
徐巧芯現為前總統馬英九卸任元首辦公室發言人,從小在松山、信義區長大,家中經營20年的早餐店,她說人人都能參與公共事務,不只是政二代或官二代才有機會。
目前她專切「健康公宅」公共議題。她認為,公共住宅是社會必要的政策,首先要說服周邊鄰里相信興建公宅對社區有利,接著要就是讓新搬入的年輕人與周邊居民相處融洽。
因此,徐巧芯提出在青年住宅中,提出7%作為服務社區之用,希望藉此消弭社區居民對社宅的反對聲浪。
好生活協會辦公室主任、同為Global Shapers的許菡芸提出,在溝通時,要以跟對方互動的反應去觀察是否有成效,不論跨語言或世代。
她指出,台北市最年輕的三個區是內湖、南港跟萬華區,如今的萬華區與大家慣常以為西區發展較早、應該「老扣扣」的印象非常不同。
老社區吸引了年輕人進駐創新改造,其中的挑戰是,老屋翻新須青年世代與銀髮世代溝通,銀髮世代看重於攤位及進貨夥伴,青年世代著重於如何推銷產品及媒體行銷通路,這都需要不同世代充分溝通。
唐鳳問兩位Shapers如何在社區進行參與式討論?徐巧芯舉例,在松山區民福里有提出過I-Voting,參與式預算。另外,五常社區由里長帶頭觀察出社區內的停車場由於雜草叢生,成為安全死角,里長結合民眾向政府提出規劃,由安全死角變成五常綠地,這是居民發揮社區意識及公共參與的案例。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