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各種看見 社福政策 巫馥彤專欄
巫馥彤專欄:當渾身帶刺的受刑人,向我伸出柔軟的掌心
  • 標準
  • sdg
  • sdg
  • sdg

巫馥彤專欄:當渾身帶刺的受刑人,向我伸出柔軟的掌心

2023-10-13 社工/巫馥彤

為了完成入監調查,受刑人小張走進監所辦公室,來到我面前。小張一臉不耐,坐在藍色塑膠椅上抖著腳,使得腿上滿滿的刺青更加顯眼。

小張的資料顯示他已婚、育有一子。我指著資料問小張,「你的小孩多大了」、「有沒有人照顧孩子」。如果孩子未成年,且獨自在外,我就得依法進行通報。

小張回答:「小貝比九個月大而已,我老婆會照顧他。」

我順著他的話繼續問:「家裡經濟狀況ok嗎?老婆要邊工作邊照顧小貝比嗎?」​

「原本家裡是靠我上班的薪水生活。」小張說,「現在進來關了,換老婆要出去上班賺錢了。」

終極二選一:幾秒鐘 vs 60分鐘

作為監獄社工,我的工作內容之一,是協助受刑人連結可用的社會資源,讓他們即使入監,仍有人協助安頓好家裡。小張的老婆一個人要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還要工作養家,聽起來挑戰不小。於是,我找到一個符合小張家裡狀況的補助:若個案在服刑期間,其配偶必須獨自在外工作,並照顧未成年小孩,就可以提出申請。

我把申請書遞給小張,對他說:「我們一起來幫老婆寫申請書吧!」

但小張沒有接下單子。「為什麼不直接把空白的申請書寄給我老婆,讓她寫就好?」小張問。

​對我來說,小張提出了一個很方便的提議。接下來,我只要花幾秒鐘把申請書交給他、讓他自己寄給太太,這次的入監調查就可以結束了。

但我選了另一條路:用一小時,和小張一起坐下來,教他如何寫申請書。

我對小張說,老婆一個人在外面要賺錢又要照顧小孩很辛苦,「如果我們可以做一些事幫忙,讓她知道你也有一起想辦法、一起為這個家努力我想,你老婆一定會很欣慰。」而且,透過寫申請書,小張也可以從中學習基本的文書技能。

「反正在這裡關什麼沒有,最多的就是時間。」我說,「我們一起來學寫申請書吧!」

寫申請書很容易?萬事起頭難

可能會有人覺得:不就寫個申請書,有什麼好需要教的?​但從填寫第一個欄位開始,小張就提出連環炮般的疑問:申請人要寫誰的名字?小貝比算家庭成員嗎?小貝比的教育程度和工作要寫什麼?

而我一一回答:申請人是你老婆;兒子當然是家庭成員;教育程度和工作還沒有資料可填,可以寫「無」。

寫到太太的教育背景時,我問小張:「你知道老婆的教育程度嗎?記得她念什麼學校嗎?」

「XX高職美容美髮科,念到高二而已。」小張說。於是,我建議他這欄可以直接寫「高職肄業」。

「『肄』業的『肄』怎麼寫?」小張問我。

我將大大的「肄」寫在空白紙上給小張看,結果竟然被他嗆:「你的字好醜喔!」不知為何,這打開了他的話匣子。小張邊寫申請書,邊開始跟我分享自己高職念什麼科系、怎麼認識現在的太太,一路聊到他從通緝到自願報到入監的心路歷程。

寫到一半,小張突然抬起頭問我:「你有申請過這個補助嗎?」

若要成功申請到這項補助,受刑人配偶必須符合「獨自在外工作」且「照顧未成年孩童」兩項條件。所以我跟小張說沒申請過,因為我還沒結婚、也沒小孩。

「也是。」小張說,「如果結婚了,對象也不會是像我們一樣會進來關的人。」

小張說的話,讓我想起許多從媒體報導中讀到、或我在工作中接觸過的個案:貨車司機因為違停,導致他人車禍死亡;上班族晚上在沒有路燈的鄉間小路騎機車,卻不小心撞死老奶奶等等。許多人覺得自己離監獄很遠,卻因為意想不到的意外,進來服刑。因此,實在很難保證自己或身邊的人不會有坐牢的一天。

我想了想,最後對小張說:「如果哪天我結婚了,『他』進來關了,再請你幫忙多多照顧他......」

掌心上的信任 宛如貓咪露出白肚

會談時間將盡,最後我叮囑小張,要叫老婆記得帶相關證件,將申請書送到負責這項業務的政府單位申請補助。「如果老婆有申請成功,記得跟我說唷!」我說。​

小張喊住我,「老師,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 「你把你的名字寫在這好了。」小張將原本握拳的手攤開,露出手心伸向我。 我愣了半秒,感到又驚又喜。他願意打開手心、讓我寫下名字,就好像貓咪露出白肚一樣,顯露了柔軟的一面。

剛進辦公室時,小張整個人焦躁不耐、渾身戒備——彷彿穿著厚重盔甲,一旦看到前方有人影閃過,就要拿起利劍一陣揮舞。小張算是需要協助、但不是出於個人意願求助的「非自願性個案」;「非自願性個案」往往防衛心重,會表現強烈的攻擊性,容易讓人覺得「態度不好」、「沒有誠意」,進而認定他們「不值得幫助」。

然而,這些防衛與攻擊行為是「成因」還是「結果」?

當人對外高度防備,多是因過去長期在不安全的環境中成長所致。因此必須武裝自己不被他人欺侮、奮力爭奪稀缺的生活資源,才得以生存至今。時間久了,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在誰面前,可以卸下武裝。即使感到疲憊不堪,卻不敢脫去盔甲。

藏在防衛與攻擊行為下,是不安全感、脆弱、與內心的匱乏。​因此,我們要做的是一步步走近他、告訴他「這裡不會有人傷害你、你現在是安全的」,他才能放心打開頭盔、露出眼睛,瞧見身邊的一片安適,並讓心安定下來。就像小張在填寫申請書的過程中,慢慢放下原本聳起的雙肩、開展緊皺的眉間;原本不停抖動的腳,最後踏實安穩的落在地上。

當他們擱下手中的劍盾,才能空出雙手,握住他人的手感受對方手心傳來的溫度與信任,並與世界重新建立連結。

巫馥彤專欄
編輯/邱怡瑄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