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締約國,但氣候議題不分疆域是全人類的重要議題。當「減碳」已成全球共識,若不趕緊把握時間拿出行動,甚至可能影響到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最直接的五大影響繼續讓願景工程氣候小老師「阿願」帶你看:
1. 人均碳排第19高,台灣有減碳責任
➥ 台灣非聯合國會員,也不是COP的締約國,但是在氣候外交、供應鏈要求等壓力下,仍應積極減碳,跟上國際間淨零排放的趨勢。據國際能源總署2021年數據,每位台灣人平均年排碳10.77噸,排名世界第19名,比新加坡、中國還高。
台灣必須加速淨零轉型的步調,擺脫火力為主的發電結構,尤其是高碳排、高汙染的燃煤電廠。此外,產業也必須轉型,降低產品及服務的碳排量,提供民眾更低碳的消費選擇。
2. 極端氣候有感,台灣今夏高溫近40℃
➥ 今年夏天熱浪侵襲多國,台灣也出現將近40℃的高溫。極端氣候事件在世界各地上演,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也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危機,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面對氣候變遷,台灣除了加入各國減少溫室氣體的行列,將地球升溫控制在巴黎協定設下的1.5℃範圍內,也必須有更嚴謹的防災、氣候調適策略,才能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損害。
3. 政府今年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
➥ 去年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首度宣示台灣加入國際「2050年淨零排放」的行列。今年三月,行政院國發會公布台灣淨零排放路徑圖。政府如何推動淨零轉型,帶領台灣成功達標,有待未來28年努力,也還需要提出短、中期的具體轉型計畫。
台灣必須持續關注COP27的國際協定,並且參考各國提出的減碳目標、轉型路徑,才能以符合國際趨勢的步調,逐步達成淨零。
4.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衝擊高碳排產業
➥「排碳者付費」已成各國共識,許多國家設有碳稅、碳交易機制,台灣卻遲遲未上路。歐盟已宣布2027年將徵收碳關稅(全名:碳邊境調整機制),美國、日本、韓國也正研擬中,未來將針對沒繳交「碳價」的進口商品收費。目前環保署規畫2024年推動碳費機制,但是價格未定。
去年COP26各國拍板《巴黎協定》第六條,確立國際間的碳市場機制;COP27針對國際碳市場的討論,仍攸關台灣未來的碳定價機制能否接軌國際。
5. 供應鏈要求用綠電,台灣能源轉型要加快
➥ 跨國品牌開始要求供應商100%使用綠電,因此台灣大企業、中小企業都開始採購綠電。政府已規畫2050年綠電占60%以上,但截至今年6月,綠電占比僅8%。如何加速綠電發展,並同時解決光電、風電的間歇性問題,避免停電成日常,是台灣政府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
許多國家也正進行能源轉型,台灣須關注COP27有關能源的國際協定,並且掌握國際能源技術的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