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名譽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兼任教授
盡忠,也推之人的不朽價值
921震災後因為地形地貌產生劇烈的改變,九份二山災害地景已經成為著名的地震防災教材。921地震國家紀念地涵蓋九份二山崩塌地、地震後的傾斜屋、堰塞湖及其它崩塌現象等特殊自然災害景觀與遺跡。它們絕對不只是旅遊賞景的題材,更是災害教育和科學普及教育的戶外教學資源。
從921大地震的歷程,我們可以看見台灣島嶼地貌的形成與演替的地質史。這一段故事的片段竟然記錄在齊柏林在921地震後多年連拍的九份二山空照影像中。921地震在豐原造成車籠埔斷層兩側近10公尺的最大落差,這個發生在僅約一分鐘時間裡的大地變動事件,說明了台灣地殼變動的驚人過去。齊柏林在921地震後多年連拍九份二山地貌改變的空照影像記錄是研究地滑型地形變動的珍貴資料,台灣以前發生過這種事,以後也還會發生這種事。當然,還有無數其它案例推測台灣的前世和未來,如鄰近的九九峰就是另一種山崩的案例。它們共同彰顯了雕刻大地的地質與地形作用。
研讀齊柏林在921地震後多年連拍九份二山的地貌變遷是一種旅遊、一種科普活動、一種環境教育,也是一種地球歷史教育。其中,國中和高中地球科學課本中提出的褶皺作用、斷層作用、風化作用、塊體下坡運動(包括山崩、地滑、坍方…)、侵蝕作用等等都是解說九份二山地貌變遷的科學知識。這些作用彷彿雕刻大地的手,塑造了各種地形景觀。齊柏林的作品留下了重要的一手研究資料,供後來的各學科師生深入探討和潛心探索。
孔子曾對顏回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盡己之謂忠,推之人曰恕。齊柏林忠於自己對台灣的愛,並且竭盡所能為愛出行,把他鍾愛的台灣空拍成影像分享給世人,他的作品是有不朽的價值的;這本是他的生存價值。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