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江乾涸見底!中國「種雲造雨」救急填補長江
【CNN】中國大片地區正在面臨熱浪帶來的嚴重乾旱,長江已經有部分乾涸。上游湖北省從6月至今,至少有420萬人受到乾旱的影響,近40萬公頃農作物因高溫而受損。
中國當局啟動人工影響天氣計畫救急,湖北省也宣布將使用碘化銀棒來增加降雨。碘化銀棒在雲層中能幫助形成結晶,而晶體有利於產生更多雨水。中國同時也部署資金並開發新的水源供應,以應對河流萎縮、乾涸對農作物和牲畜的影響。(原文:China is seeding clouds to replenish its shrinking Yangtze River)
二、拒絕速食旅遊,威尼斯轉型收「旅客稅」
【城市學】威尼斯政府為了發展更永續的城市旅遊型態,決定於2023年起開徵新稅,以控管遊客數量。單日往返的觀光客首當其衝,由於多搭船或巴士前來,無法為城市帶來太多經濟效益,也可能留下大量垃圾汙染。這些「速食」旅客必須先上往預約付款,淡季金額為3歐元,旺季則上看10歐元。
當局希望藉由此措施讓城市走向質重於量的旅遊型態,吸引真正願意花時間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深度旅客。(原文:威尼斯拒「速食旅客」一日遊快閃 2023年新稅上路 極端氣候迫水都轉型)
三、拜登簽署史上最大氣候法案《降低通膨法案》
【聯合新聞網】美國總統拜登在8月16日簽署《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該法案價值4,300億美元,被視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氣候法案,內容旨在解決通貨膨脹、減少國內溫室氣體排放,聚焦綠能、醫保以及稅制三大面向。
為了實現綠色環保,法案將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補貼,給購買在美國製造或組裝的電動車、選用乾淨能源的家庭。美聯社分析分析,《降低通膨法案》雖然無法真正抑制物價飆升,但仍能透過降低老年人處方藥的成本、擴大醫療保險補貼與降低能源價格,適度削減政府的預算赤字,並在未來10年內略微降低通貨膨脹。(原文:拜登簽署《降低通膨法案》 聚焦三大議題)
四、乾旱嚴重,美國農民破壞果園以止損
【CNN】美國農業局聯合會(American Farm Bureau Federation)的調查顯示,今年擴及美國西部、南部和中部平原近60%地區的乾旱將嚴重影響農民的收成和收入。有近37%的農民被迫放棄種植或破壞果園,以停止乾旱帶來的損失,如盛產水果、堅果與杏仁的加州。
水源枯竭、草原被燒毀也使德州的農民必需提早出售牛群。AFBF估計這些影響將從農民和牧場,擴及到消費者,未來消費者在商品的選擇上變少,或花費更高的金額才能取得某項食物、甚至必須依賴國外供應。(原文:American farmers are killing their own crops and selling cows because of extreme drought)
五、近三年沒颱風,珊瑚陷入白化危機
【農傳媒】台灣近三年沒有颱風登陸,缺少颱風降雨使淺海溫度過熱,台灣周圍珊瑚面臨廣泛白化危機。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分級,台灣南部海域將進入二級警戒,可能導致嚴重的珊瑚白化或死亡。
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表示,珊瑚的大規模白化在全球週期性出現,主因是全球暖化的海洋熱浪所造成。吳龍靜說,海保署一直持續在推動珊瑚保育,與海生館、台灣大學合作珊瑚檢監測,也和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協力進行珊瑚移植。(原文:淺海溫度熱翻 三年來罕見沒有颱風 南北珊瑚陷廣泛白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