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餐要吃什麼?」用餐時間偶爾會出現不知道要吃什麼的選擇障礙,今天,用一頓飯的機會,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來看看比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調高冷氣溫度,更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的方式 —— 多蔬食、少肉食。
肉食 vs 蔬食,生產碳排比一比
無論動物性與植物性食物,從耕種、飼養、加工、冷藏、運輸、儲存、烹飪到廢棄皆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不過羊肉、牛肉和乳製品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相較植物性食物更顯著!例如生產一公斤牛肉,會排放約 60 公斤的溫室氣體,而生產一公斤豌豆,則只會排放約一公斤的溫室氣體 (註:此處的碳排僅估算至製成產品,並不涵蓋運送至不同區域販售,隨著運送產品所使用的運具及距離不同,產生的碳排也會有所差異)。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21 年報告指出,從 2000 年至 2019 年,在農場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了 11%,且 55% 與家畜有關。主要是由於施肥、反芻動物的腸道發酵等排放行為。因此,減少肉食,就能減少家畜的需求量,進而減少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衛福部也曾分享,如果六歲以上的台灣人,每人每天都以黃豆製品取代一掌心的肉類,一年可以減少約 430 萬公噸碳排放,相當於約 70 萬輛 1,600cc 的汽車繞行地球一圈產生的碳排放。
彈性素的三個實踐方法
純素、蛋奶素、五辛素⋯⋯關於「吃素」有許多不同程度的飲食習慣,而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彈性素」—— 在飲食選擇上,並不完全排斥肉食,只是更願意減少肉食、提高蔬食比例。
除了以友善環境作為考量,《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US News & World Report )公布的 2022 年最佳飲食,彈性素名列第二;研究顯示,長期選擇彈性素飲食,也能夠幫助控制體重。
方法一:從一週兩餐無肉開始
彈性素並沒有強制的規則,只要降低肉的分量及頻率,盡可能以蔬食為主即可。可以從一週一餐,或一週一天無肉開始嘗試。
方法二:以未來肉、植物奶取代
直接改變飲食習慣吃素並不是容易的事,植物奶、未來肉因此成了熱門的替代選擇,在口味上甚至可以非常接近牛奶、肉類。
方法三:挖掘身邊的蔬食餐廳
近年台灣的蔬食人口增加,餐飲界也出現蔬食版「米其林」豐蔬食 FVT 評鑑指南,也很適合嚐鮮、體驗蔬食美味。社會企業 Green Monday 製作了《 30 天無痛轉蔬食手冊》,介紹蔬食相關知識,邀請你一起閱讀!
本文由綠色生活 21 天授權原文轉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