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共好 銀享全球 倡議&行動
創「不老騎士」頌揚回春? 林依瑩:我們錯了
  • 標準
  • sdg
  • sdg

創「不老騎士」頌揚回春? 林依瑩:我們錯了

2020-03-06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台北即時報導

台中市前副巿長林依瑩在弘道基金會任職時,曾創組「不老騎士」老人摩托車環島活動的,讓「不老」成為活力老人代名詞。但林依瑩昨天說,標榜「不老」才是對「老」的歧視;「那時我們不了解,我們錯了」。

已是長照界翹楚的林依瑩離開市府後,回頭當基層居服員,親歷第一項照顧工作的真實。她昨天在銀享全球舉辦的「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擔任評審,聽到學生提案仍是追求「回春」、「不老」,她忍不住提出自省。

林依瑩說,她現在知道,不應該要長輩「不老」,這才是歧視,但她當年也用了「不老騎士」,還以此為名拍了老人機車環島紀錄片,「這是早年取的名字,那時對社會有些不同想像」;但一路走下來,她發現,「台灣需要喜歡『老』這件事」,而不是要求老人「不老」。

林依瑩說,對於不老的批評,學者邱天助也寫過文章。邱天助曾撰文指出,媒體總歌誦「逆齡」或是「凍齡」,「人們不斷的讚頌『不老』神話,就好像年紀大就不該服老,看起來越年輕越令人稱羨」。這些觀念更加深老年歧視,漠視人一定會老弱的事實。

對青世代設計的高齡產品,林依瑩也說,學生必須理解現代老年人的渴望,產品要讓長輩喜歡,要有「想要用」的心情。

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楊寧茵也開玩笑說,「啊,這些就是我們老了要用的東西嗎?」年輕人把老人想得很單一,忘了老人也有美感的需求。

「請好好理解Baby Boomers(嬰兒潮世代)這一群人,他們需要更多的空間、更多樣化的選擇、更有效的回饋機制,並追尋更有意義的生活」。

楊寧茵說,和前一代的老人相比,這群新新老人有人脈、有資源、有能力、有豐富閱歷和寶貴知識,許多人還有不錯的財務條件,應該創造出讓他們可以持續在社會付出或貢獻的機制,例如以彈性的工時和職務設計,讓他們在退休之後還可以繼續傳承經驗;或是更多元的設計來滿足財務需求,例如發展共享經濟等。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