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6 年台灣出現「社會企業」一詞至今,社企發展走過逾 12 個年頭,其中,「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以下簡稱願景工程)就參與了近 6 年。
2011 年,聯合報懷抱著讓台灣更好的社會使命,催生了願景工程,開啟一段有別於傳統的媒體之路,自 2013 年起,他們更進一步投入社會企業的倡議行列。
2018 年底,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陳一強提出「台灣社企發展三階段」主張,並指出台灣已從「鼓勵創業」邁向下一個進程,來到社企新創規模化、永續化的階段。(同場加映:林以涵 X 陳一強對談(上):台灣社企的下一個十年——從倡議走向結構變革,公私部門如何因應?)
與此同時,社企的概念在台灣越來越普及,相較過去「民眾沒聽過社會企業」的困境,市場中逐漸出現新的挑戰。面對時局改變,作為觀念倡議者的願景工程如何看待台灣社企的發展、又有哪些給社企創業家的建議?
讓台灣更好,以倡議推動制度改革
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表示,近年來,台灣社會對於主流媒體的商業化、甚至成為政治傳聲筒感到失望。為回應社會期待,聯合報系成立願景工程,將大量資源投注於公共與民生議題,堪稱業界創舉。「願景工程的理念,就是要努力讓台灣更好。」羅國俊說。
願景工程每年大規模報導公共議題,更在制度面產生實質影響力。如 2012 年開始的「公路正義」追蹤報導,長年探討酒駕問題,成功促成立法院加重酒駕罰則;又如「搶救偏鄉教育」專題,呼籲提高偏鄉老師的任教誘因,也於近年催生了「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鼓勵更多師資長留偏鄉。
對此,羅國俊表示:「我們很欣慰,在願景工程的倡議之下,無形中可能就挽回了幾百條人命、讓更多孩子能得到穩定的教育資源。我們會持之以恆,讓更多社會問題被看見。」(同場加映:當「花甲」企業踏入社會創新——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願媒體與社企共創更好的台灣)
傳統媒體跨足社創圈,促進大眾認知度
2013 年,願景工程首度針對社會企業進行大規模報導,帶領讀者認識台灣的社會企業。
身為國內最早關注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傳統媒體,對內,他們以身作則,不一味追求流量、銷量,著眼於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對外,他們與社企流合作,出版《讓改變成真:台灣社創關鍵報告》、《開路:社會企業的 10 堂課》等書、舉辦亞太社企高峰會,推動國內的社會企業發展,以讓社會創新的思維更普及。
推動初期,民眾對社會企業所知甚少,較難引起共鳴。如今時隔多年,羅國俊說,台灣大眾對於社企的認識提高許多,是個可喜的現象。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星展銀行(台灣)及願景工程聯合發布的《2019 年社會創新大調查》,相較兩年前調查數據,民眾對社企的認知程度有顯著提升,如今有超過 3 成受訪者都聽過「社會企業」。
羅國俊也指出,許多中小企業都開始貫徹社企精神、為自己冠上「社企」稱號,可見社企一詞在台灣社會已廣泛受到接納,對企業形象也有加分效果。
在 2019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上,羅國俊和眾多社創圈領袖受邀參與「社會企業高階會議」。該會議由 Omplexity 系統管顧公司創辦人薛喬仁(Joe Hsueh)帶領參加者一同描繪台灣的社會企業生態系統圖,找到自家組織於生態系中的角色。(同場加映:從「社會創新」到「影響力投資」:社創圈「NAB 暖身小聚」,為台灣社企發展開拓下一哩路)
根據生態系統圖,若要讓社會大眾支持社企,就需要先建立他們對社企的認知,而後才會使民眾產生購買、聲援的動力。羅國俊說:「作為媒體,願景工程透過議題報導、觀念傳播,提升公眾認知(public awareness),而這也是媒體最能發揮自身角色之處。我們很高興看到,台灣民眾對社企的認識越來越普及。」
欲降低公眾質疑,社企需讓營運更透明
不過,羅國俊也提到,根據最新的《社創大調查》結果,民眾對社企的認知雖然上升,認同度比率卻呈現些許下滑。
「這是一個值得關切的警訊。根據生態系統圖,公眾的懷疑會削弱他們對社企的支持。而在台灣,社創圈已經碰到了公共信任的困境。民眾開始質疑,憑什麼要相信社企會實踐承諾?社企能達到的實質影響力又有多少?」
羅國俊指出,社會企業不是慈善事業,而是銷售產品和服務的公司。由於社企需憑藉商業交易來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取得更高的社會信任、受到更嚴格的檢視。
根據羅國俊觀察,台灣民眾對於社企產品及服務通常抱持著較高的期待、也對於該商品究竟產生多少公益影響力相當關注。因此,當消費者認為使用的產品性價比不足、且又未明確看到社企的公益成效,便會降低支持的意願。
回應這項需求,羅國俊建議,除了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社企對於對自身的獲利、營運、以及實踐使命成果,都應主動向市場揭露,提供公開透明的資訊。如此一來,民眾便會更信任社企。
「不論是透過公開財報,或是第三方的專業認證,一家好社企,都應該主動向受眾揭露這些資訊,才能證明所賺的錢確實回歸使命與願景。」羅國俊說。
他也表示,在網路發達的時代,許多資訊未必要全然仰賴傳統傳媒,社群媒體、自媒體等傳播形式,都是社企揭露公益作為的好管道。如果社企能主動公開這些資訊,也更能有效創造後續的社群擴散聲量。
此外,羅國俊更指出,社會企業的定義模糊、缺乏法規約束,讓許多組織開始「洗綠」(green wash),也就是打著社會企業的名號,更以此在行銷上大作文章,營運時卻行使股東利潤極大化、沒有實踐公益使命。這些魚目混珠的亂象都會製造不透明的競爭環境,需要社創生態系中各方提出更多討論、一同解決,才能創造公平的市場。
持續扮演橋樑、帶動主流媒體關心社創
儘管挑戰重重,對於台灣的社會企業發展,羅國俊依然抱持樂觀態度:「相較新加坡等鄰近國家,台灣對社企的認知已算走在前端。面對新事物,台灣人的接受速度總是很快,這是社會創新在台灣的機會。」
羅國俊也表示,願景工程「吾道不孤」,近年來,許多傳統媒體都前來與他們合作,朝向讓台灣更永續的目標邁進。「要達成願景不能只靠自己,還得和志同道合的組織協力。」
例如:自 2017 年起,TVBS 電視台舉辦「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願景工程也出力協助,鼓勵具永續發展思維的優質報導;今年,願景工程更首度與華視合作推出「綠生活實踐+」影音競賽,邀請大專院校學生投件,分享自己環保生活的實踐方案。
憑藉默默耕耘,願景工程在主流媒體圈發動了一場軟性革命,逐漸引領更多媒體發揮社會影響力。羅國俊期許,他們能持續為公共議題發聲,並扮演社創圈與大眾的橋樑,讓更多好理念有實現空間、讓更多年輕社創者一展長才。
●了解更多社會創新請上社企流。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