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符合放流標準柯金源民國91年接到當地農民反映,開始關心此區工業廢水排放,但「黑水」符合環保法規,12年來如一日,水一直是黑的,農地也不斷將水用於灌溉。當地居民表示,黃墘溪曾經有許多魚蝦、土虱,現在不只沒了水中生態,「看那個顏色就嚇死了!」
清澈的溪流,路樹花朵已經綻放,卻見溪旁涵管不斷湧出混濁黑水,伴隨化學刺鼻氣味,黑水排入產生色差,形成一幅「陰陽河」的違和畫面。
這裡是桃園黃墘溪,不同於紀錄片《看見台灣》後勁溪的污染是工廠違法偷排廢水,湧入黃墘溪的黑水是中壢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的放流口,水質檢測符合環保署訂定的放流水標準,也就是說,「陰陽河」景緻完全合法。
事實上,中壢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排放的「黑水」不但符合標準,甚至更為「乾淨」!中壢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嵇達江表示,放流水標準的真色色度為550,已要求工業區業者前端處理至400單位才可排入污水廠,經處理後排放的水質,色度都低於250單位。而近6年環保署的稽查,污水處理廠也全數合格。
廢水流進灌溉溝渠
混入工業廢水的黃墘溪,散發工業廢水獨有的刺鼻氣味的,緊接著匯流至桃園大圳第三支渠,做為灌溉使用。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表示,污水處理廠雖然符合標準,但水質仍超過灌溉用水的2到50倍,已污染了近50公頃農地。
排放總量未列管制
對於合法放流水卻造成實質污染的矛盾,前立法委員、現任高雄市環保局長陳金德表示,雖然符合放流水標準,必須思考排放總量的問題,例如符合標準的水體中僅有微量重金屬,但如果排放量大,對河川的累積污染會相當驚人。
陳金德說,未來修法方向可將放流水標準分級,或是賦予地方主管機關權限,依業者排放量多寡來核定水質標準,排放量愈大標準愈嚴格,才能有效改善河川污染。
據環保署統計,台灣2933.9公里的河川總長度中,38.7%遭受不同程度汙染,剩下1799.8公里也不是完全乾淨,而是被歸類為「未(稍)受污染」。
水利署一份令人訝異的資料顯示,台灣年平均雨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倍,但因山坡陡峭、河川短促,每人年平均僅分配到1700餘噸水資源,屬於缺水國家。而合法排放的工業廢水,是《看見台灣》看不見的汙染源,已經缺乏水資源,福爾摩沙仍然日以繼夜,持續被污染摧殘當中。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