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走哪條路才對?」與會的過來人都說,一開始總是茫然,只有出去闖蕩、不斷尋找,才會知道屬於自己的路。主持人王文華也下了註解,其實尋的不是路而是人,「我們到底怎麼找到自己,才是關鍵」。
FLUX營運長林士生說,去年此時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決定創業做三D印表機後,享受過程中的不確定感,還有逐一克服挑戰的成就感。
他認為可以走的路很多,「尋路」不在找正確的路,而是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前提是要勇於嘗試且努力過。
「如果不出發,不會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自己。」作家、國際NGO工作者褚士瑩說,高中開始就打工存錢當背包客,在不知道該做什麼時候,他選擇旅行。
褚士瑩周遊列國,最後在緬甸找到自己的路,中間的路程沒有白費,多旅行、多看、多嘗試,有一天就會發現「對!這就是我想要的。」
褚士瑩正在緬甸訓練民間團體監督官方貸款案,大學並沒有教這項專業,廿多年來,他從「找自己」過程,成為「從沒想過可成為這樣的人」。他奉勸年輕人,改變世界之前,請先找到自我。
有學生提問,可以出國遊學或打工度假「找自己」嗎?褚士瑩說,打工度假是個機會,用一年時間嘗試想做的事,找到路或趁早發現不想做的事、未來可以做的事,但請先確定遊學的錢從哪裡來。
他表示,十六歲之後就不跟爸媽伸手,如果想當大人就必須經濟自主,建議學生自己打工存好單程機票的錢,再去打工度假,利用打工度假賺的錢遊學。
他認為,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和西方國家不同,家長很怕孩子換工作,但西方青年在四十歲以前,為了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平均會換十個工作,青年尋路過程,觀念也要跟著改。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