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蚊子館怎麼滅 營運陷困
來兩次就膩…台中兒藝館撐8年 終歸沉寂
  • 標準
  • sdg
  • sdg

來兩次就膩…台中兒藝館撐8年 終歸沉寂

2018-06-15 聯合報/本報記者洪敬浤、鄭朝陽

前言:

立意、定位雖好,少了營運能力,公共建設淪為蚊子館的例子比比皆是;政府有責任找出永續經營的方程式,不能瞎子摸象,更不該摸著石頭過河。

假日清晨的台中大里運動公園,田徑場、球場人群揮汗運動,一旁的兒童藝術館卻異常冷清。入館鐵門深鎖,牆上「暫停營運」的公告,三、兩個遊客探頭探腦,不得其門而入。

公車造型的售票口、色彩鮮豔的風車城堡外觀,是兒藝館的招牌門面;館內結合科普、藝術、舞蹈等寓教於樂的設施,留下數不盡的孩童歡笑,如今只剩一片沉寂。

旗艦級建設…年初倒了

兒藝館由原台中縣政府斥資四億元興建,對財政困窘的縣府而言,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建設,也是前縣長黃仲生選前的十二大旗艦建設之一。

兒藝館地下一層、地上四層,面積四千一百坪,是台灣第一座、也是唯一專為兒童打造的藝術館,不僅地方高度重視,看好她帶動發展,二○○六年八月委外經營開幕,的確風光一時,第一年就創下十萬人次購票進場的佳績;看似打響第一炮,但與預估的廿萬人次,少了一半。

隔年起票房直落不到六萬人次,第三年更跌到只剩三萬多人次,縣市合併後略有起色,但經營廠商有心無力,苟延殘喘八年多,去年八月提前解約,台中市府勉強撐到今年元月閉館。

玩兩次就膩…只留髒亂

「來兩次就玩膩了。」業者常被遊客抱怨,館內設施幾年來都沒更新,玩過幾次就厭煩了。地方人士對於要買門票也有雜音,「進去就要收一百元,把鄉親擋在門外,乾脆拆掉算了」當地里長魏益川不滿業者把遊客帶來製造髒亂,對里民卻沒任何好處。

營運陷入困境,廠商表示「八年抗戰,不堪回首」,期間曾再投資改裝一樓成為兒童英語體驗區,以大型客機的情境,讓孩子體驗生活英語,頗獲小學戶外教學青睞,業績漸有起色,但終究不敵少子化衝擊,以及不願付費入場的在地習慣。

1235591.jpg.jpg

兒藝館業者認為,兒藝館這類藝術、文教場館還是具公益性質,委外商業經營、將本求利,以目前的環境氛圍很難持續。

台中市文化局檢討,規畫階段忽略少子化衝擊,委外營運顧及商業利益,難與學校教學有效結合,營運效益有限。兒藝館封館半年,七月重新開放,暫時改為展示地方工藝品,民眾免費入場,未來借重大甲編織工藝館的高人氣,把兒藝館轉型為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轉型拚重生…市場考驗

有把握轉型成功嗎?負責規畫的台中市文化局藝文推廣科長蕭靜萍說,台中有編織工藝傳統,大甲藺草編織出名,加上藍染、版印等纖維藝術,獨缺乏專業場館;鄰近的大甲編織工藝館「人多到滿出來」,兒藝館轉型纖維館後,既可促進工藝發展,也讓優秀工藝品有展售媒合機會。

1235593.jpg.jpg

博物館法三讀通過,未來公營博物館須自力更生,益本比至少要百分之卅。換言之,中市府每年若編列千萬預算營運,得回收三百萬元才符合規定。蕭靜萍說,三成益本比門檻不低,纖維館有餐飲空間,將來還有文創媒合平台,以及工藝品收入,均有助創造營收。

文化局的兒藝館活化解方憑的是經驗,有沒有第二春,有待市場檢驗。

1235592.jpg.jpg
1235590.jpg.jpg
1235564.jpg.jpg
1235562.jpg.jpg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