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八仙追蹤 火後人生
陪伴哲學:深深關心 但淺淺微笑
  • 標準
  • sdg

陪伴哲學:深深關心 但淺淺微笑

2018-06-11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韓瑩╱專題報導

不管是家人、親友或路人,也許都曾有想關心、接觸燒燙傷傷友,卻發現自己的好意竟踩到對方地雷,反而造成雙方衝突的經驗。如何舒服地和傷友相處?社工師和心理師建議,態度開放、平實、不強加是重點。

如果你是在街上和傷友擦身而過的路人,對方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對上目光時,請給他一個友善的微笑和點頭致意。

陽光基金會心理師牛慕慈說,其實照著一般社交禮儀和對方打招呼即可,若見對方有需要幫忙,也可上前詢問是否可協助他,但閃避眼神或是竊竊私語,就會傷到人。

若是和傷友不太熟的同事親戚前往拜訪時,與其單刀直入問對方「怎麼燒傷的?」「復元到什麼程度?」不妨從一般性問題開始和對方聊起,例如最近在忙什麼?有什麼新鮮事?先讓彼此輕鬆熟悉後,再考慮進一步關心。

同樣地,若想熱心給對方建議,例如去哪裡治療、吃什麼保健品等,也要先確定和對方有一定熟稔程度,且自己的資訊來源夠清楚專業,否則隨性的建議也會讓傷友困擾,需避免。

作為傷友的家人,因為彼此的「施」與「受」長期處在不平衡的天平兩端,傷友可能在虧欠感的影響下,希望盡力配合家人的付出,但又會對「我是為你好」、「這樣做才對」等感到壓力太大而想逃。

台大醫院社工師黃佳琦表示,家人可以以提供資訊、開放討論的方式給予傷友支持,但尊重傷友的狀態和選擇,等他準備好,而不是將自己認為對的、好的東西,強加在對方身上。

黃佳琦也建議,若傷友感到家人無法同理他的感受,可以協助傷友擴充其支持圈,去認識其他傷友或社群,當傷友和家人的衝突較多時,也可適時拉開彼此距離,減緩相處的不適感。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