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開始,台灣第一個海洋風電計畫的首批風機葉片以及塔筒從丹麥送達台灣台中港,塔架、機艙罩近期也運抵台灣,高高矗立的風機與風扇轉動景色將成台灣外海的特殊景觀。
在轉動的風機中,風扇是首度使用台灣的樹脂生產;中鋼集團打入了水下基礎建設;今年9月,大葉大學將招收第一批12人的風機維修建教合作生,將來投入維修前線,台灣逐漸成為風電供應鏈的一員。
台灣的地理位置,讓台灣海峽成為重要的季風氣候帶,但終年穩定的季風差點不敵政治風向變化,台商、外商風電業者,都成了台灣離岸風電的政治風暴受災戶。丹麥能源大廠沃旭(Ørsted)整整研究三個月,才做下投資台灣大彰化離岸風電的最終決定。
沃旭能源是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在台灣共有五個開發中的風場,光是大彰化離岸風電的總裝置容量預計為1.82GW,占台灣2025再生能源政策中離岸風電裝置目標容量5.5GW約三成。沃旭2015年進入台灣,一路參與彰化地區離岸風電競標,但去年底藍綠變天引發的政治風暴,讓離岸風電從環保議題變圖利外商,沃旭更成了風暴中心點。
從不發同意函、躉售電價下殺到對國產化的要求,政策一路變動,沃旭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不諱言想過放棄計畫。在雲嘉彰一帶吃足苦頭的太陽能發電業者眼看政治亂象,佩服他耐心十足,「如果我們是沃旭,早就不玩了。」
柏森文說,丹麥是全球最早採用離岸風電的國家,一開始為了讓民眾、漁民接受離岸風電,也嘗試過很多方案讓大家理解。他說,台灣人習慣便宜的電價,但新能源早期承擔較多的建設與學習成本,價錢自然較高,以沃旭推動風電的經驗,歐洲從來不規定電價下降時間表,業者太早喊口號還會被質疑達標能力。他說,在地化、國產化是幾乎每個國家的要求,但在地合作不會馬上從整廠建設開始,要逐步進行。例如修風機,在台灣剛開始與學校建教合作;但從風機零件開始,本土業者開始有機會參與。一個離岸風電風場要經營20-25年,這種漫長的營運之於供應商也是一個承諾。
在他眼中,台灣的風電還是1-2歲的幼兒,不會隔夜就長大,還有很多挑戰、需要許多時間,最近一年,他勤走彰化地區,跟各個團體接觸討論,只要聽到有人提出問題,就去解釋。台灣海峽的風不停,他也深信離岸風電可以成為台灣穩定的再生能源的一部份。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