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能源轉型 用綠發電
廠商投入…季風發電 敵不過政治風暴
  • 標準
  • sdg
  • sdg
  • sdg

廠商投入…季風發電 敵不過政治風暴

2019-06-26 聯合報/記者彭慧明/專題報導

今年四月中開始,台灣第一個海洋風電計畫的首批風機葉片及塔筒從丹麥送達台中港,塔架、機艙罩近期也運抵台灣,高高矗立的風機與風扇轉動景色將成為未來台灣外海的景觀。

在轉動的風機中,風扇是首度使用台灣上緯的樹脂製作;中鋼集團打入了水下基礎建設;今年九月大葉大學將招收第一批「風機維修建教合作生」,未來將投入維修前線。台灣逐漸成為供應鏈的一員。

台灣的地理位置,讓台灣海峽成為重要的季風氣候帶,但終年穩定的季風不敵政治風向變化,台商、外商風電業者,差點成了台灣離岸風電的政治風暴受災戶。丹麥能源大廠沃旭(Ørsted)整整研究三個月,才做下投資台灣大彰化離岸風電的最終決定。

沃旭能源是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在台共有五個開發中風場,光大彰化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預計為一點八二GW,占台灣二○二五再生能源政策離岸風電裝置目標容量五點五GW約三成。沃旭二○一五年進入台灣,一路參與彰化地區離岸風電競標,但去年底藍綠變天引發的政治風暴,讓離岸風電從環保議題變圖利外商,沃旭更成了風暴中心點。

從不發同意函、躉售電價下殺到對國產化的要求,政策一路變動,沃旭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不諱言想過放棄。在雲嘉彰吃足苦頭的太陽能發電業者眼看政治亂象,佩服他耐心十足,「如果我們是沃旭,早就不玩了。」

柏森文說,丹麥是全球最早採用離岸風電的國家,一開始為了讓民眾、漁民接受離岸風電,也嘗試過很多方案讓大家理解。他說,台灣人習慣便宜的電價,但新能源早期承擔較多的建設與學習成本,價錢自然較高。

以沃旭經驗,歐洲從不規定電價下降時間表,業者太早喊口號還會被質疑達標能力。柏森文表示,能源議題不能成為政治辯論,應支持在地發展風電。

看更多報導:聯合報能源民調大公開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