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能源轉型 能源配比
須付代價…成本推升了 漲電價已成趨勢
  • 標準
  • sdg
  • sdg
  • sdg

須付代價…成本推升了 漲電價已成趨勢

2019-06-25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專題報導

世界各國推動能源轉型時,不少國家都面臨電價上揚的壓力。我國不管是住宅或工業用電都名列全球前十大最便宜國家,但經濟部估算能源轉型後,二○二五年我國電價將上漲百分之卅,比二○一七年調高○點八四元,來到每度三點三九元,儘管有學者認為低估,但無論如何,能源轉型帶來電價上揚已成趨勢。

電力是民生必需品,攸關民眾荷包,為此經濟部已有電價穩定機制。然而,能源轉型之路仍須付出代價。

台電近年減煤改採天然氣發電,逐漸推升成本,不得不面對虧損,去年十月來持續爭取調漲電價,但電價審議委員會不僅連兩次決議不調漲,經濟部也提前預告今年十月也不調,主因是擔心影響物價,且認為整體燃料價格處於下降趨勢。

目前一般民眾感受不到的電價壓力,一切都反映在台電的經營壓力上。台電去年轉盈為虧,今年首季更虧損達一七三億元,儘管可由電價平穩基金撥補,但基金繼去年提撥四十八億後,今年三月再度提撥三六四億彌補台電,原本水位達八二九億的平穩基金,目前「口袋」愈來愈淺,僅剩四一七億元。

台電分析,過去台灣的低電價建立在兩個基礎,一、外部成本沒有內生化,二、長期處於低備轉容量,固定成本攤提變少,雖造成供電緊張,但無可否認這也是電價便宜的背景。

但在能源轉型之路上,這些低電價背景一一打破,隨著成本比煤貴的天然氣發電比重增加,再生能源初期躉購費率也較高,台電未來財務壓力不小;一旦花光電價平穩基金,除非電價繼續由全民埋單,民眾終究會面臨調漲壓力,即使基本民生用電不漲,工業用電也會感受到壓力。況且若等到二○二五年才一口氣大幅調價,恐怕對民眾心理是一大震撼。

看更多報導:聯合報能源民調大公開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