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燃煤發電占比仍在近四成的高點難下降,世界第一個燃煤發電國家英國,僅費時不到八年,就減少近四成的燃煤發電。目前英國無煤發電已成新常態,二○一二年英國燃煤發電占比還有百分之四十二,與台灣相當,但去年英國燃煤發電僅剩百分之五。
英國能源研究中心教授華生(Jim Watson)與英國綠色和平組織政策主任帕爾(Doug Parr)指出,民眾受不了空氣汙染、再生能源成本降低與燃煤發電廠達到除役年限,是促成英國快速減煤的原因。
不同於台灣推動非核家園,英國持續發展核能。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去年六月與核能業界公布核能產業白皮書(Nuclear Sector Deal),目標是透過新技術降低核電建造與核廢除役成本,確保核電成為英國能源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英國新設的欣克利角C核電廠最快二○二五年發電,總裝置容量三百廿萬瓩,比我國核四的二百七十萬瓩裝置容量還高,英國另外還有四座核電廠在申請核定中。
英國決定繼續擁抱核電,但內部對擁核與非核的爭辯也持續升高,其中又以核廢料的問題最棘手。英國預計將高階核廢料挖地道貯存,採取類似芬蘭與瑞典的核廢解決方案,但目前仍在評估可行的場址。
英國核燃料處理廠伍德塞拉菲爾德(Sellafield)客戶總監理查哈維爾說,業界在發展新的核廢處理技術,相較於傳統水泥固化,新技術可將核廢料縮小至原本的四分之一,貯存空間可因此變多,能省下成本。
華生表示,再生能源價格十年來降了快一半,核電廠不但價格未減,建造時間比再生能源更久,加上很難找到核廢料場址,這是英國核能發展面臨的問題。
看更多報導:
借鏡他國 反思台灣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