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聽到聯合報要去義大利採訪「慢食運動」,還以為「慢食」是提倡「慢慢吃飯、不要狼吞虎嚥」。
其實,慢食的精神,是要找回人與食物之間的「連結」。這種連結,不單只是舌尖味蕾碰觸到食物的「第一道感動」,還包含了解食物「從何而來」──植物如何播種、生長到採收?禽畜如何繁殖、餵養到屠宰?這些生產過程是否對土地友善、是否給予食物生產者合理的報酬?
從產地到餐桌,人類的食物源於「土地」,慢食運動的終極目標,是找回「人與土地」的連結。
慢食也是一種「回歸簡單」的選擇。選擇單純的食材,品嚐食材最原始的味道,拒絕複雜化的食物生產模式,拒絕添加物。如此一來,對身體健康好,對環境好,對農業經濟也好。
這就是卡羅佩屈尼(Carlo Petrini)三十年來在世界各地倡導的「慢食運動」。
佩屈尼的專訪,是聯合報採訪團隊在義大利第一個行程。我們一出米蘭機場,就驅車趕赴慢食大學,專訪這位「慢食之父」。
對佩屈尼的第一印象,是個威儀嚴肅的義大利老紳士。要採訪這位曾被時代雜誌列入歐洲英雄榜的世界級人物,坦白說,我內心十分緊張。
訪問剛開始時,我們正襟危坐,小心翼翼提問。當訪談漸入佳境,佩屈尼開始滔滔不絕、欲罷不能,說著鏗鏘有力的義大利文搭配加強語氣的手勢,偶爾還開起玩笑,化解我們的緊張。
他談起世人對「價格」與「價值」的錯誤認知、談到農人該有的公平對待、消費者與生產者應有的正常關係、土地因大規模生產而出現的汙染與種種問題,我深深被他的理念所感動。
六十六歲的他,一生中有一半的歲月,都在宣揚慢食主義。他的垂暮眼神中,仍閃著革命家的光,傳達出對土地、農業與美食的熱情、對跨國集團破壞在地飲食文化的憂心,還有那股亟欲改變世界的使命感。
台灣近年經歷一連串食安風暴,暴露出食品加工產業以及農業經濟的種種問題。從制度改革的同時,我們的飲食習慣和態度,也需要徹底改變。
佩屈尼在義大利和全球推行三十年的慢食精神,從此時的台灣看來更顯彌足珍貴,值得借鏡與學習。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