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飲食革命 翻轉餐桌第二波
秘魯/3小時30道菜 利馬套餐菜單就是一張地圖
  • 標準
  • sdg

秘魯/3小時30道菜 利馬套餐菜單就是一張地圖

2018-06-14 聯合報/特派記者何定照/秘魯報導

阿庫里歐認為,現在各國都有信心將國內多樣性與全球分享,「當我分享給你我所愛的,你就會喜歡我的國家和文化,多樣性是我們最和平的武器。」

「當我分享給你我所愛的,你就會喜歡我的國家和文化,多樣性是我們最和平的武器」。

秘魯廚神阿庫里歐旗下,擁有四十四間、八大類餐廳,各具不同秘魯種族、文化、階級特色,共同點是都使用在地食材,展現秘魯豐沛文化、生物多樣性。

1405231.jpg.jpg

例如名列全球第十四名餐廳的Astrid y Gaston,年度套餐「利馬地區」菜單赫然是一張地圖,上面清楚標記菜單中三十五種食材,都來自面積是台北市十倍、海拔高度從零到五千五百公尺的利馬,囊括太平洋、安第斯山、沙漠等不同生態,一次凸顯利馬的生物多樣性。

設計這套菜單的主廚多明哥期待,當顧客品嘗這套長達三小時、以三十道菜表現利馬食材和包括早期印第安人等烹飪法的盛宴,能彷彿歷經利馬五千年來地理的、歷史的、文化的「奧德賽」旅程。

由於餐廳合作十五年的農漁人每天供應的農漁產略有差異,菜單天天小幅調整,讓旅程永保新鮮。

屬於秘魯常見的Chifa中式餐廳(源於粵語「食飯」)Madam Tusan(源於粵語「土生」,現指秘魯華人),凸顯的是十九世紀來自廣東等地的大批華人移工、現占秘魯人口百分之十的華人餐飲文化,並融入秘魯特色。

主打克里歐菜(Criollo,此指西班牙人殖民秘魯的後裔)的Panchita餐廳,菜色混合西班牙及非洲人(早年黑奴)食物,招牌菜之一是以烤牛心為首的秘魯串烤Anticucho,讓源於街頭烤肉攤的Anticucho一舉躍登國際。主廚瑪塔指出,當時很多賣串烤的都是貧窮女性,許多都取常見的菜市場名Francisca,餐廳取名Francisca的暱稱Panchita,正是要跟這些街頭攤販致敬。

近年火紅國際的La Mar,主打的也是秘魯平民菜:Ceviche(檸檬汁醃生魚)。餐廳和固定漁人合作,廚師每天輪流凌晨兩、三點就去半小時車程外的海港收購漁獲,所得就展示在餐廳內,註明魚名、捕獲地區及漁人姓名,讓顧客見證秘魯豐美的海產。

「每個國家都該歡慶自己的多樣性。」阿庫里歐說,十五年前他開始秘魯飲食革命時,懷抱著重振國家形象、為生產者找到市場、將秘魯食材及菜色品牌化、建立秘魯人對多文化社會的認同等四個使命。如今秘魯的多樣性,透過烹飪遍地開花,他認為這也適用各國,「和他人分享我們的所愛,最終會建立和平。」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