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飲食革命 舞春.惜食/回響
霧峰首創「社區冰箱」後 再送食到弱勢角落
  • 標準
  • sdg

霧峰首創「社區冰箱」後 再送食到弱勢角落

2018-06-17 聯合報/記者陳宏睿/台中報導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七月推出「飲食革命II─食物零浪費」系列報導,點出台灣食物供應鏈的食物耗損,並提出解決之道。半年後檢視,不論是政府帶頭或民間自發,邁向「食物零浪費」已是進行式。台中霧峰浸宣和睦中心牧師何志文今年六月首創第一個「社區冰箱」,提倡食物不浪費的觀念,冰箱廿四小時不上鎖,任何時間市民都可捐獻、拿取,冰箱的愛心由兩位冰箱管理員管理,維護食品安全衛生,設置半年多來,發現冰箱食品仍有「供需不平衡」,因此中心決定再主動出擊,把即期品主動送到弱勢角落,貫徹「絕不剩食」的觀念。

今、明兩日,願景工程推出「舞春.惜食」專題,盤點台灣可喜的改變。「舞春」是台語「有餘」的諧音。古早祈願食物都能「舞春」,是匱乏年代的最大想望;而今過度飽足,是當代飲食問題之弊,已到了「討債(浪費)」地步。為扭轉對食物的「討債」,讓「舞春」變成對食物的珍重,今明分別報導政府作為、民間創意,讓剩食成為別人的盛食。

和睦中心社區冰箱已設置半年時間,中心也發現一些有趣現象;冰箱管理員蔡麗鳳說,常有熱心居民不是捐獻家中剩餘的食物到冰箱,而是直接買新鮮、剛出爐的食品包括水煎包、炒麵等,放置在冰箱;也有居民在颱風天前夕,擔心弱勢民眾沒有物資可拿,前一天就把冰箱「塞得滿滿的」。

和睦中心也發現,捐獻物資的民眾通常都是在白天放置物資,拿取物資的民眾卻通常是半夜出現,可見拿取物資的民眾,仍會考慮外界觀感。

和睦中心傳道汪佩毅說,捐獻、拿取常「供需失衡」,因無法掌握民眾捐贈、拿取的數量與時間,總不免有食物剩下,為了貫徹食物不浪費的概念,他也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到公園、廟宇、資源回收場等地點,發掘需要食物的朋友,將即期品發放出去,把浪費降到最低。

「一塊吃不完的披薩是社區冰箱起點!」牧師何志文表示,社區冰箱的發想來源很單純,他今年初與妻子用餐食,發現隔壁桌客人留下吃不完的披薩,也沒有打包就離開,當時心裡就很有感觸,因此拜託服務生把披薩打包,他再拿到附近公園給街友吃,街友很感動的回應「這是什麼,怎麼這麼好吃?」

何志文說,德國、美國等地陸續吹起「社區冰箱」的風潮,因為全球每年丟棄的食物就有十三億噸,然而也有三千多萬人死於飢餓,因此不是患寡而是患不均,如何有效分享食物,是他設置社區冰箱的初衷。

霧峰浸宣和睦中心的社區冰箱廿四小時開放,兩名冰箱管理員一日兩次巡視食品,另裝設監視器避免有心人破壞,為了確保食物品質,中心也設置五點規則,包括:分享自已願意吃的食物、標示保存期限、熟食、冰箱管理員定時巡邏,以及任何人都能拿取。

冰箱外觀有張貼「十二籃零碎」的聖經故事,傳道汪佩毅說,聖經中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後,信徒撿回剩餘零碎後,仍能裝滿十二籃,故事意涵就是倡導「分享、不剩餘」的觀念。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