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七月推出「飲食革命II─食物零浪費」系列報導,點出台灣食物供應鏈的食物耗損,並提出解決之道。半年後檢視,不論是政府帶頭或民間自發,邁向「食物零浪費」已是進行式。
今、明兩日,願景工程推出「舞春.惜食」專題,盤點台灣可喜的改變。「舞春」是台語「有餘」的諧音。古早祈願食物都能「舞春」,是匱乏年代的最大想望;而今過度飽足,是當代飲食問題之弊,已到了「討債(浪費)」地步。為扭轉對食物的「討債」,讓「舞春」變成對食物的珍重,今明分別報導政府作為、民間創意,讓剩食成為別人的盛食。
苗栗市北苗市場每天上午十一點廿分總會「騷動」,早市生意告一段落,清潔隊清潔車十一點廿分一撤,攤商整理這天未賣出的食材,陸續到新設的「愛心食材交流平台」交貨。但貨出了,可沒人付帳。
這並不是虧本生意。王姓菜攤說,顧客要的是新鮮,青菜當天沒賣完,隔天很難賣;原本都要丟掉,捐到平台,就不浪費,還可以幫人,這樣才不會「討債(浪費)」。
類似場景正在全台許多縣市的公有市場發生。
本報系願景工程七月曾推出「飲食革命:食物零浪費」系列,報導台中一位小公務員龍步雲起心動念,促成台中成立全國首處食材交換平台;如今創意已在各縣市串連。
台中推手 孵食材交換平台
龍步雲任職台中一公有市場管理員時,眼見沒賣完食材遭丟棄,深覺太可惜,熱心拉來市府其他局處合作,讓食材交換平台誕生。
如今苗栗縣、新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宜蘭縣政府,都相繼推出結合市場、批發公司、社區關懷據點的三角平台,可達成惜食、社區關懷、食材在地消費減碳等功能。
苗栗加菜 食物零浪費暖胃
苗栗縣政府回應願景程「食物零浪費」報導,以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今年十月底選定三間公有市場,邀攤商每天收攤後,將賣相較差的食材放在市場所設平台食材冰箱,再由十二個社區關懷據點、社福機構志工領取,為老人加菜。
但苗栗試行三個月下來,也發現攤商熱情難持續,近來平台物資冷清,縣政府社會處正研擬對策。
新北惜食 年助四萬戶家庭
新北市政府在市長朱立倫指示下,動員各局處,啟動「惜食分享網」。新北市府表示,光是三重果菜公司,每月捐贈即期或未批發出去的蔬果就有三千公斤,顯示資源過剩;市府決心扮演資源協調角色。分享網下月啟動後,歡迎民眾、賣場捐贈吃不完或賣相不佳的蔬果食品,社會局將再統籌分配給所需者,預計一年內至少可幫助四萬戶弱勢家庭。
國際扶輪3520地區邀來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合作「惜食台灣行動」,由農產公司無償提供拍賣剩下的蔬果,扶輪社找愛心廚房料理成惜食餐盒,里長再發放給弱勢家庭。九月底開始營運,已有十個里的弱勢家庭受惠。未來預計一年供應十萬個便當。
宜蘭跟進 擬捐賣場即期品
宜蘭縣政府為避免浪費,也有意將剩食變續食,正由環保局主導,籌設「物資捐贈平台」。環保局表示,希望與家樂福、全聯、喜互惠、頂好等超市合作,提供即期的加工品或生鮮品捐贈給社福團體,目前還在籌備中。
台中市目前有六個公有市場加入「愛心食材交流平台」,平均每個月全市可累積一千公斤食材,累積一年下來超過上萬名長輩受惠,又不浪費食材,一舉兩得。
愛心百變 一心一腦一雙眼
日本歌手PICO太郎神曲「PPAP」描述apple和pen相加會變applepen,拿來形容食材平台倒很貼切:沒賣完的食材和社區關懷據點的老人共餐需求相加,形成「愛心食材交換平台」;這樣的惜食PPAP模式,還可怎樣變化?
你我身邊,其實都有許多多餘供給(apple)和需求(pen),如何化學變化出續食模式(applepen),端賴利眼(發現剩食)、善心(察覺需要)和創意(創造模式),更需要攤商的大度無私。如何在其中提供資源扮演調和者,各縣市政府,更該加把勁。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