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世代 囚居晚年 老宅要電梯
囚居突圍 老宅增電梯步步皆難
  • 標準
  • sdg
  • sdg
  • sdg

囚居突圍 老宅增電梯步步皆難

2021-04-01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專題報導

為長者解決困居難題,增建電梯是必要途徑。但這條路卻是無比艱難。六都成功的案例大半一隻手數得完,僅台北市在近年完工十件、並有十八件正施工中。

「我當過公務員,所以很耐罵。」經手許多老公寓電梯增建案的建築師王瑞婷自嘲,但也是真實,因為要說服所有住戶同意增建電梯,在各種利益衝突中突圍,除了熟稔法規,也需要柔軟水磨功夫。

●北市老公寓 八萬餘棟無電梯

曾任職臺北市政府的王瑞婷說,臺北市老屋存量為六都之首,平均屋齡約卅四點六年,為全台平均建物最老的城市,逾卅年且無電梯的公寓約八萬餘棟,可以想像有多少老弱的長輩因無法爬樓梯,過著困居的日子。

但為何六都增建電梯的成功數字都很低呢?「大概都卡在一樓。因為一樓不需要電梯,卻有否決權。」王瑞婷說,因以往樓梯間登記尚無共用部分概念,多登記為各住戶專有一半的樓梯建物產權,故因增建電梯而拆除樓梯間外牆時,須建物產權百分百同意。整合住戶時,一樓會說「用不到」,二樓說「爬一下就到了」。

崔媽媽基金會秘書長呂秉怡指出,利益分配很難談成,「裝電梯要錢,裝好的維修也要錢。誰要攤?」建築師林嘉慧及王瑞婷都說,若要增建電梯,常會影響到一樓使用多年的空間,就會踢到鐵板。

王瑞婷說,通常鄰居還要相處,最好是動之以情、勸之以利。如果不行,也可走法律程序。近日有一案例,五樓住戶告贏了,一樓必須拆掉占用的地,另要還給每一戶十多萬元。

●專家談解套 免除須一樓同意

林嘉慧表示,一樓卡關,都是人性。王瑞婷建議,政府直接修改「五層以下公寓大廈於共有土地增設升降設備應檢附土地及建築物權利證明文件作業規定」,因一樓擁有樓梯間專有產權,但並無使用事實,期待免除一樓建物產權同意的要件。

其實,老公寓加裝電梯,好處挺多。王瑞婷曾以實價登錄系統調查,無電梯老公寓在加裝電梯之後,房價每坪看漲十五萬到廿三萬元。以台北市青田街某公寓電梯增建案為例,原本地段就很好,加裝了電梯之後,建物增值,初估一戶增值六百萬元以上。

●老宅加電梯 拉高房價都受惠

青田街案例中,原本高樓層住戶需要出資較多,後來經管委會主委積極整合,各樓住戶願意均分興建電梯的費用,讓最有需要的高樓層減輕負擔,一樓住戶也期待建築物整體外觀加分,於是案子過了,市府補助兩百廿萬元,大家一起受益。

除了住戶整合的關卡之外,增建電梯的另一項法令關卡是規定一樓出入口大門必須要有一米二的寬度,但大門常在增建電梯之後,可能就不足一米二。政府如果放寬一樓避難層出入口寬度須達一百二十公分以上之規定,就可以讓更多老宅得到出路。

王瑞婷表示,老屋可走都更或危老重建等途徑,但「整合之路看不見盡頭」,政府應修法少點障礙。「都更等不到就算了,連電梯都等不到,真的很令人感嘆。」

▌數位專題: ‧老宅困老人 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 ‧居家醫療 拯救被老屋困住的長者 ‧四代同堂、家中有家 打造理想老後居所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