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公車站的動態時刻表,通常會顯示公車還有五分鐘、十分鐘抵達;但在台東,僅有的幾個公車動態時刻表,常見的卻是「八十分鐘」、「一二○分鐘」,外人看來驚奇,卻是當地人每天生活的「日常」。
為何高齡駕駛換照制度上路快一年了,絕大多數高齡駕駛仍照常開車、騎車上路?實際跟著老人家出門一趟,偏鄉的不便、都會的危險,都不是你我可以想像的艱辛。
公共化的交通服務遺忘了偏鄉,「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服務(DRTS)」至今覆蓋率仍極低。公路總局每年需耗資六億五千多萬元補助偏鄉客運,但除了幹線式、大型的公路客運,能否透過小巴輻射線式路線將乘客與幹線公車介接?或轉為需求式、預約式的接駁方式,深入當地理解村民外出的時間、地點需求,逐一接送?
沿著台九線許多部落被省道切開,許多老人走不到下一處紅綠燈,只能冒險拄著拐杖、推著輪椅,在飛快的車流中驚險穿越馬路。都會區也有同樣狀況,欠缺同理心的道路號誌設計,都讓老人置於險境。探討高齡者駕車或步行車禍數據攀升議題時,常見歸咎於老人未遵守交通規則,卻忽略國內交通工程不夠友善、車讓人習慣仍未養成。
過去常聽到「文化平權」,事實上「交通平權」更是長期被忽略的面向,尤其在高齡化海嘯驟然襲來時,從都會到偏鄉,更需中央與地方逐一檢視、因應高齡化行的需求。雙北雖然捷運、公車路網相對完整,但需顧及如何讓老人安全穿越路口;而出了雙北,卻是連基本民行都不可得的公共運輸服務水準、人行道遭占用或根本連人行道及行人號誌都闕如,更外擴及則是老人家就醫、採買需求,都需逐一釐清並傾聽在地聲音。
滿足基本民行是行的正義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高齡化社會,更是政府必須趕快補足的空白。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