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地方大多數的人出門都靠自己開車,等到年紀大了、眼力差了不能再開車,他們很慌亂,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麼移動。更傷腦筋的是,他們還無法適應不夠便捷的移動方式。」日本NPO法人全國移動路網事務局長伊藤綠說。
截至去年十月,日本六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已占總人口百分之廿七點七,每四人中有一人就是老人,高齡程度超越台灣。高齡化加上少子化,當人口過疏地區因載客量不足,鐵道陸續撤廢、巴士路線停駛,原本自駕出門的人上了年紀不宜再自己開車時,移動成了大難題。
日本官民透過各種不同嘗試,希望日本走向超高齡社會過程中,盡量讓老年人的移動需求得到照顧。
伊藤綠說,日本發展官民合作接送服務卅年,最初是為身障者服務,近年高齡人口成為重點。他們彙整出六種模式,目前制度化最成功的有償旅客個別接送服務,全國大約有兩萬四千名志工,但根據協會統計,日本需要接送服務的人口至少有兩百五十萬人。
有償旅客個別接送服務因採一對一模式,彈性最高,但志工耗時長、責任重,且性質接近計程車,政府無法補助。且這項服務需企業捐助車輛,因捐助車輛數與志工能配合的時間有限,很難擴展服務。
近年他們積極推廣共乘接送,使用者事先申請,小巴逐戶接人,再送到醫院、超市、區公所等限定地點;甚至會載使用者到福利機構交流吃飯,因接送目的地都是生活必要設施,可由市村町編列預算。但對過去習慣自駕的人而言,仍是難以適應不夠便捷的移動方式。
許多地方自治體將重心轉往發展無人巴士,北海道多個地區已開始進行上路測試,最快二○二○年可望實用化。
與接送服務相反的概念發展出來的則是移動販售服務。銀行、超市、藥局開始推出「行動商店」,繞行山區與郊區提供服務。像7-11與靜岡縣國營住宅合作,移動超市行駛在各國宅間。超市Inageya造訪高齡者住宅的到府販售,一般日用品、食物等約三百個品項用小卡車運送販賣。類似服務在偏鄉大受歡迎,也意外讓居民聚集聯絡感情。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