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洪榮富從溫控五度的食材車裡面,拿出最後一箱食材,交接給開著七人座車的駕駛高忠男,「玉米、香菜、馬鈴薯...」兩人清點交貨,完成每周三天的交接任務後,高忠男將食材裝入保冷箱,開四十分鐘送到福山國小。這趟路程極為遙遠,清晨從新北市樹林出發後,這台食材車沿著烏來山區,將營養午餐食材先送進直潭、屈尺、龜山國小,最後才停在烏來立體停車場,再由高忠男開四十分鐘送到福山國小,這是教育部國教署今年開始推動的偏鄉食材運輸計畫。
福山國小校長陳進德說,過去校車載完孩子,要趕下山、再載上山,也曾嘗試用釣魚冰箱,但每到夏天,蔬菜、魚肉載上來時,「廚房都只能丟棄大半.」,才能避免學生吃到不新鮮的食物。芬芳烹材長年運送偏鄉營養午餐,總經理簡書聰形容,烏來這條路線「能打平就不錯了」。他說,福山國小師生不到五十人,但多這趟路程,將增加一千五百元成本,更將影響食材、增加學校負擔,「偏鄉學校困境在運費太貴」,與校車對接是最終找出的折衷辦法。偏鄉學校,由於供餐人數過少、食物里程太長,造成運輸成本居高不下,壓縮食材成本。福山國小一餐四十五元的營養午餐,扣除人事、設備、運送成本,孩子一餐實際吃到的食材費,不到三十五元,運費成為最大宗開銷,學校也常承受食材供應商無意願服務,造成極偏鄉學校一周只能取餐食物,午餐品質大受影響。
國教署近年委託成大人文社會中心,探討偏鄉食材運輸解方。去年開始與新北市政府、芬芳烹材、裕隆集團和在地長照交通非營利組織合作,以福山國小為實驗場域,推動偏鄉食材運輸方案。由團隊研發媒合調度系統,由芬芳與長照交通特約業者台灣計程車學院協會合作接駁,裕隆捐助車輛,促成「食材不落地」,補足食材運輸最後一哩路,運送過程則採工研院研發的保冷箱,讓學童吃到更新鮮的食物。
不過,若實驗計畫未來要制度化,現行法規依舊卡關。「這是現行偏鄉政策的僵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特聘教授侯勝宗說,現行交通法規禁止客貨混載,儘管交通部去年底鬆綁白牌車載客,但「載貨」在偏遠地區依舊無解。
他認為,偏鄉運具應打破行政管理藩籬,允許偏鄉車輛客貨混載,當業者無意願經營偏鄉貨運時,讓計程車、長照車,能在載客時也同時載貨,並有條件允許白牌車加入,並同時盤點運送文化健康站等據點食材需求,才能真正發揮車輛共乘的規模經濟與調度效益,學童也才有機會天天吃到新鮮營養午餐。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