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不去、貨進不來,這是台灣偏遠地區的日常。交通部去年底修法,鬆綁偏鄉白牌車,逐漸在各地發酵,解決外出就醫、採買困境,也可望進一步帶動地方創生。但「載人」找到解方,「載貨」卻仍受長年僵固法規所限,帶來的城鄉差距,也正在影響偏鄉長者、學童每日食材品質。
自用車載客 本報促成鬆綁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體檢行的正義」二○一八年起接連報導偏鄉公共運輸不符需求,白牌車載客普遍,「不合法卻不得已」的情事卻成為常態。報導後,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推動修法,去年底有條件開放偏遠地區自用車載客,同時提升偏鄉公共運輸比率,並整合衛福部、交通部、原民會及民間企業資源,改善偏鄉交通。
去年十二月,一粒麥子基金會在屏東縣滿州鄉,申請成為國內第一個由社福機構擔任的市區客運業,同時扮演長照、交通之責,居民要進市區就醫、採買,不用再遊走法律邊緣搭白牌車。法規鬆綁後,屏東縣瑪家鄉十多名中壯年也組成勞動合作社,將申請成為車隊,推動在地創生,載當地觀光客進入千年古城舊排灣部落。
在地創生 也面臨交通困境
瑪家鄉有鄉長、縣府、公路總局支持,但不是每個鄉鎮都那麼順利。苗栗縣南庄鄉是台灣四個「國際慢城」之一,結合賽夏、泰雅、客家文化,在地青年推動地方創生,也面臨缺乏公共運輸困境,只能向國發會摸索申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計畫,自行調查長者、學童交通需求,媒合在地人擔任司機及旅宿業,盼能透過差別收費,讓觀光運能撐起基本民行。
順道收費載貨 早已成常態
偏鄉「載人」有了解套,「載貨」卻依舊卡關。
偏遠地區,路程動輒三、四小時,貨物運送成本高昂。多年來,偏鄉居民拿藥、購物、買菜,透過客運、計程車、白牌車「順道收費載貨」早已是常態,卻違反公路法規。在台灣,客運、貨運分類營運,客運業可載客,但不能跨業載貨,若收費載貨,最高可處九萬元罰鍰,最重可勒令歇業。
貨物運送成本高昂,也影響學童營養午餐供應。在都市,國中小可吃到每天截切完後直送的食材;但在偏鄉,即使位處產地,也因學生人數少,食材供應商為符合成本,每周只能運送一次,學童們的營養午餐只能吃到解凍菜。有些食材商無法送達學校,只能一周兩、三天,讓老師或校車司機多跑一趟下山載菜,又因缺乏冷藏設備,導致魚肉等需冷藏食品溫度變異大。
受限法規 犧牲了食材品質
教育部國教署近年設法透過計畫與補助解決,但事實上,當地每天有客運、計程車或長照車往返,學校周圍社區或文化健康站等據點,長者供餐需求也面臨同樣問題,都受限於法規禁止「客運載貨」,食材無法隨客運上山,要不徒增成本與負擔,就是犧牲食材品質。
交通不便是偏鄉長久以來的痛,卻橫跨交通部、教育部、衛福部、國發會、原民會等中央及地方政府,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今明兩天推出「體檢行的正義」第三部曲,同步推出影音,揭開偏鄉載貨、在地創生面臨的希望與困境,同時啟動「下一站,人貨請上車」故事募集,透過在地遭遇難題、專家提出建議,共同尋求解方。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