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大疫之下 康復之後
康復之後1/好不容易離開醫院 迎接他的是各種新冠後遺症
  • 標準
  • sdg

康復之後1/好不容易離開醫院 迎接他的是各種新冠後遺症

2021-09-22 聯合報/記者許詩愷/專題即時報導

與死神拔河兩周後,染上新冠肺炎的54歲李翊晙(化名)終於脫離險境。告別加護病房,轉入新冠專責病房當天,他還來不及慶祝,便再度感到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原來病毒雖減弱,體內受損的器官卻尚未復原;迎接他的不是康復,是各種後遺症。

李翊晙並不孤單。隨Delta病毒株傳入台灣,新冠疫情再度掀起各界恐慌。但在日前疫情趨緩期間,許多新冠康復者像他一樣,持續受後遺症所苦,逃離不了這場惡夢。

新冠病毒對人體影響充滿未知,全球專家至今無法掌握全貌。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約二至五成輕症,以及五至九成的重症患者康復後,持續至少一個月呼吸困難、疲倦、心悸、記憶力衰退等症狀。由於情況太多變,歐美醫界將這些病狀統稱——長期新冠(Long-COVID),或後新冠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

北醫附醫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昀毅指出,台灣疫情下的焦點,多對準防堵與搶救,卻忽略了康復者的長期追蹤。衛福部必須制訂更完善的治療指引,並納入急性後期照護(PAC)制度,「才能真正幫助患者,讓他們健康地回歸社會」,他說。有醫師擔心,五六月疫情高峰染疫者,現在都快過了復健黃金期,衛福部必須儘快拿定主意。

「那時我像半個廢人一樣,做任何事情都喘到不行。」李翊晙脫離險境時,肺功能僅剩常人四成水準,也因為長期臥床,肌力嚴重退化,上個廁所必須撐著輔具走走停停,原來再簡單不過的事,如今卻像挑戰賽。五月,他入住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六月底開始復健,成為北醫「新冠特別門診」的第一位病患。

復健路漫長,李翊晙每天接受療程,靠有氧運動鍛鍊心肺,也有職能治療師協助,讓他重掌四肢協調。辛苦兩個月後,肌力大有長進,但肺部功能只恢復到七成,還是容易喘。他仍要持續復健,同時上胸腔內科、心臟科、消化內科問診,才能完整追蹤新冠帶來的併發症。

「採檢陰性,只是體內可驗出的病毒消失,不代表身體從此痊癒。對許多病人來說,這是另一場長期抗戰的開始。」林昀毅觀察,台灣民眾對新冠後遺症十分陌生,尤其輕症或無症狀者,常會以為隔離幾天,燒退了,PCR也驗出陰性,就等同完全康復了。

但在林昀毅的臨床經驗中,有些輕症患者的後遺症,反倒比重症更劇烈。他強調,新冠後遺症並非重症者獨有,「不論輕重,新冠患者康復後,都應盡早接受檢查,以免錯失黃金恢復期」,部分可用藥物治療,但大多後遺症只能靠復健改善。

林昀毅的呼籲有其依據,早在六月中,北醫附醫就為住院患者安排復健。起初患者多在加護或專責病房隔離中,醫師也尚未全面接種疫苗,只能隔著螢幕,替患者遠端診療。像是「呼吸與咳嗽技巧、肢體動作、床邊活動、吞嚥發聲等,這些都需要訓練」。當醫護完成一至兩劑疫苗接種,他們隨即穿上厚重悶熱的防護衣,進病房為患者執行各項復健評估及治療。

成功累積經驗後,北醫附醫於七月正式開設「後新冠整合性復健門診」。林昀毅評估患者狀況,規畫一系列檢查,並和臨床心理師晤談,身心全面體檢。待完成詳細評估後,團隊才會正式安排復健療程;也視後遺症類型,轉介胸腔內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等相關科別,進一步診療。

至於嚴重失能,無法出院或脫離氧氣供應的患者,會轉入復健科病房進行高強度復健。至少要拔除鼻胃管、導尿管、恢復行走、爬樓梯等日常機能等,出院後才能降低家屬的後續照顧負擔。

幸虧外國研究已顯示,只要復健得當,後遺症的康復率也高。以全民聞之色變的肺部纖維化為例,約四成五的輕至中度患者可康復,在北醫附醫收治的個案中,就有不少人正進行相關療程。林昀毅說:「這些後遺症是有機會治療的!重點是,必須提早開始復健。」

亞東紀念醫院護理部主任周繡玲分享,他們組織護理師追蹤每位康復者,「尤其是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家」,要求他們回院追蹤體檢,並安排後續復健。不過綜觀全台,目前僅北醫附醫、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北市聯醫、部立台北醫院等院所。專為康復者設立新冠長期門診,幾乎是出了台北市,便無應對方案。

「集中在北部大醫院是遠遠不夠的。」林昀毅建議,目前全台已有一萬多名確診康復者,急需各縣市大型醫院、政府指定的責任醫院投入追蹤,為患者提供方便且親民的醫療資源。如復健、精神心理健康、後遺症診療等,一個都不能少,政府也須提供足夠經費,支持各醫療院所參與這場戰役。

▌《康復之後》專題報導: 2.離開專責病房後 才是家屬折騰的開始 3.黃金復健期限將至 新冠後遺症復原路漫漫 4.焦慮、疑病 心理健康是新冠疫情下受忽略的隱憂 5.為什麼是我?確診者和家屬揮之不去的記憶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