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者珍・雅各知名著作「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是規畫人本城市的必讀書籍。她在書中提出,街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器官,如果一個城市的街道讓人覺得有趣、城市就會有趣;如果一座城市沒有野蠻和恐懼,那就是個安全的城市。如果街道危險,那多半表示城市也危險。
在你心目中,台灣的街道是什麼樣子?一份全球道路安全排行可以回答。攤開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際運輸論壇會員國,每十萬人道路交通死亡數字,南非以廿二人排名第一,其次是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第四名就是台灣,以十二點七人緊追在後,高於墨西哥,遠高於日本的三點一人。
相信多數人在台灣的街道上,都能感受到急躁。汽機車急,急著轉彎、闖黃燈、鑽過行穿線上的行人;行人更急,急著穿越路口、橫越路段、急著到對面。每逢車禍,多半責怪「人」,駕駛貪快、行人未注意來車。
但究竟是急躁的人們造成急躁的城市,還是慢不下來的街道設計,導致人們急躁,最終只能自求多福?
台灣死亡事故中,有六成發生在路口。每當行人在行穿線遭轉彎車撞死,最常被糾正的是駕駛「不禮讓」,駕駛則總歸責於「被A柱擋到」。但二○一八年,交通部在一場會議後,全台盤點重要路口斑馬線退縮,車輛轉彎後,可直視斑馬線上的行人,自然會慢下來,更不會有A柱擋住的問題。從數據來看,就連取締「車不讓人」件數,都能減少一半。
這代表工程可以改變人的行為,而不只是冀望「人性改變」。再多的宣傳、口號,都比不上改變關鍵的路口設計,引導車「必須減速」、讓人不得不守規定,進而養成習慣。
教育、執法、工程,是交通安全的三大要素,全都不能少,但廿年來不斷宣導的禮讓文化,在高齡化時代,隨著台灣不斷加速「變老」,勢必需要進化。
台灣長期以來「以車為本」的道路設計與觀念,希望車流順暢,卻因此忽視行人路權。相較歐美國家,早已落後四十年,更賠上多少人命。建立行人友善的道路環境是基本常識,也早有各種道路改善方案,只待政府真正當一回事。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一個城市的街道,如何讓長者能安心出門運動、購物,讓父母能放心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學著獨立,牽動每人未來健康與人格發展。改變道路設計,找回公路正義,才是台灣文明的開始。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