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長黃偉哲昨在「氣候危機行動論壇」指出,台灣人用水用電量是世界上屬一屬二的多,有人怪罪水、電價偏低,其實怪來怪去,應怪大家對能源的消耗,能源消耗是造成地球暖化不容推卸的事實。
黃偉哲說,台南是台灣第一個把氣候治理入法的城市,率先訂出「台南市低碳城市自治條例」,依據這項法令,市府在工業生產要求用電量達到八百八十kw的用電大戶,要自備百分之十以上的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累積幾年下來,每年工業界已創下二億度再生能源佳績。
全台有三分之一的易淹水面積是在台南,台南市曾有九九九七公頃淹水,現在已減少八千公頃,台南市府不只是築堤擋水,還有更多因應短時強降雨方案,例如增加四十六座滯洪池,幫忙裝水再慢慢排出去。
遇乾旱的調適作法也很重要,黃偉哲以仁德再生水處理廠為例,一天提供八千噸再生水給奇美企業,奇美減少八千噸自來水用量,這八千噸自來水轉給台積電用,但再生水價格比較貴,中間差價由台積電吸收,因為每家企業用水的純度需求不同,這項資源轉讓的作法不但讓企業雙贏,還能每天節省下八千噸用水。
桃園市 工業碳排最多
桃園市有卅三個工業區和十一處工商綜合區,副市長李憲明說,這些工業區年產值將近三兆,比新竹科園區的二兆還多,全市碳排最多的是工業,高達七成二,其次是運輸百分之十四和住宅百分之十三。
李憲明說,因應氣候變遷,桃園市的淨零策略從二○一九年四月啟動,市長鄭文燦宣布把SDGs作為市政規畫目標,今年五月市府成立永續會,桃園也派員參加COP26氣候峰會,展現追求二○五○年淨零目標決心。
李憲明表示,桃園的淨零策略包含發展再生能源、工業燃料轉型、發展綠色運輸網路、推動智慧城市、植樹造林固碳等五大項。
台北市 提淨零三路徑
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表示,北市追求二○五○年淨零碳排願景,也率先提出淨零路徑,分為智慧零碳建築、綠運輸低碳交通及全循環零廢棄三大面向。
他說,台北寸土寸金,減碳面臨昂貴的困境,例如要蓋公園就是辛苦的工程,每個市民若要增加一平方公尺的公園,要花兩百億元,簡直是奢侈品,但還是要努力去做。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